由於秋季的自然特點一方面是陽氣開始收斂於內,體表陽氣偏少,因此,平素體質虛弱之人,常易在此季節反覆感冒;另一方面燥邪較盛,秋季的病症往往會出現燥邪傷人的徵象。下面為秋季常見病症。
反覆外感
素體陽虛之人,在秋冬季節最易不斷感冒,可見鼻塞、流涕咳嗽等,因陽氣不足,即使感受外邪,也常無發熱。
預防措施
對這類患者來説,改善體質重於預防外邪。改善體質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1、服用中藥玉屏風散。
玉屏風散的製作方法:將黃芪、白朮、防風三味中藥,按2:2:1的比例共研細粉,成人每次3克,1日2次,小兒每日3克,連服3個月。具有補益脾肺、益氣固表的作用。
2、常服黃芪粥。
黃芪50克,粳米100克,紅糖適量。將黃芪切成薄片,入鍋加水適量,煮沸後除去藥渣,再將粳米與藥汁同煮1.5為粥,加紅糖調勻再煮沸即可服食。具有補益元氣、健脾養胃、昇陽補中、固表止汗等功效。適用於氣虛體弱、倦息乏力、自汗盜汗、脾陽虛弱、大便下血、氣短心悸等症。本品尤適於老年人服食,可以強心健脾。
急慢性支氣管炎
秋季是呼吸系統疾病多發的季節,急性、慢性支氣管炎均易在秋季發病,最常見的症狀是咳嗽。由於秋季氣候開始是温燥,後期是涼燥,二者所致病症有所不同。如是温燥所傷,則見乾咳無痰,或痰少,痰中有血絲,咽部疼痛,口乾口渴等;如是涼燥所傷,則見咳嗽,咳少量白黏痰,惡寒流清涕等。
防治措施
對於温燥所傷導致的咳嗽,可服用百合枇杷茶,或服食貝母蒸梨。
製作方法:取水晶梨一隻挖去梨核,將3克川貝母和冰糖適量放入梨內,隔水蒸30分鐘,稍涼服食。每日早晚各一次,七天為個療程。
嚴重者,可服用桑杏湯、養陰清肺丸等中藥。對於涼燥所傷引起的咳嗽,可飲用姜蘇茶(生薑、蘇葉泡水),橘紅茶(橘紅、綠茶泡水);嚴重者,可服用中藥杏蘇散。
三、慢性咽炎
慢性咽炎四季均易發病,因為秋季空氣乾燥,最易加重。表現為咽部不適,如有物梗,痰黏難咯,咽部發癢,甚或疼痛,可影響發聲及語言。
防治措施
對於慢性咽炎,多數患者甚至醫生,均喜歡用滋陰清熱的方法來治療,包括西洋參代茶飲,口含薄荷糖、金嗓子喉寶等清涼之品,但從臨牀來看,效果並不好。
根據中醫的傳統方法,應當使用清熱與化痰開竅相結合的方法來治療。簡單的對策是用桔梗、生草與石菖蒲泡水飲用,嚴重的可以用半夏厚朴湯與桔梗合用,組方為:半夏10克,厚朴10克,蘇葉10克,生薑3片,桔梗10克、生甘草10克,石菖蒲10克。
四、便秘
習慣性便秘可發生於各個年齡段的人,亦可發於任何季節,但鑑於秋季的氣候特點,素有習慣性便秘的人,在秋季往往會加重。
預防措施
對於習慣性便秘,一般而言增加運動,多食用水果、粗纖維食物,晨起飲一杯涼白開蜂蜜水等方法都有預防或改善症狀的作用。
忌長期使用清熱瀉下藥,如牛黃上清丸、蘆薈膠囊等,因這些藥物長期使用,極易傷及人體的陽氣,日久再損及陰液,只會使便秘加重,並且再引發其他病症。對嚴重的便秘,需要分清陰虛還是陽虛,服用些藥物來調養,陰虛者可使用麻仁潤腸丸,陽虛的可用肉蓯蓉丸。
五、支氣管哮喘
秋季天氣轉涼,素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者,如慢性支氣管炎、喘息型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很容易在秋季寒涼、乾燥的氣候條件下誘發,老弱患者更是如此。這類病症在秋季發病,多數帶有秋操的特點,如燥咳無痰或少痰,圓喉幹痛,口舌乾燥,大便移結等。
預防措施
此類患者,進入秋季就要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添衣服;飲食注意不食用魚、蝦、蟹等易於誘發喘息發作的食物;因肺與大腸相表裏,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防止因便秘誘發喘息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