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給孩子説“不”的自由,卻不跟他們較勁,這才是教養的高尊重

由 終廷花 發佈於 健康

寶寶一天天長大,到了兩三歲的時候,嘴裏的“不”字很多,你問他:“去不去?”他回答:“我不去!”你問他:“吃不吃?”他回答:“不吃!”當父母徵詢寶寶意見的時候,聽到寶寶這麼説,千萬不要覺得寶寶真的不願意。

有時,寶寶明明餓了,可能説出口的還是“不”吃!真的不準備飯,沒幾分鐘,可以看到他開始鬧情緒了,什麼原因,餓的!有的媽媽跟寶寶較真,説:“剛才問你,你説不餓,這才幾分鐘,你就餓了,餓着吧!”

我想跟您一起去

我偏不那樣

父母這麼“狠毒”,寶寶感覺受到了傷害,忍不住哇哇大哭!父母當然不會有意地去傷害寶寶,寶寶當然也不會有意欺騙媽媽。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態,就在於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還不能準確地瞭解自己,而父母又不能理解寶寶的這個心理特點。

寶寶説不餓,可能是當時正玩在興頭上沒顧得上餓,也可能沒想到吃東西就順口説不餓!如果家裏人説不餓!即使寶寶餓了,他也可能順嘴來一句不餓!

哈哈,我滿意了

而且,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説“不”的慾望很強烈,如果我們説:“別玩了,吃飯吧!”他們為了彰顯自己的獨立主張,不講思索地就會來一句:“不吃!”事實上你,他已經餓了,想吃飯了。

我們不可以“太天真”寶寶説什麼就是什麼,要衡量實際情況做出判斷,到了該餓的時候了就要準備飯,不然,等寶寶喊餓了,再準備可能來不及了。

在和寶寶溝通的時候,當他説出了“不”字,父母不要被寶寶強硬的態度震懾住,認為他已經考慮好了。

一朵小花

其實,這個年齡段的寶寶思考問題常常只有一個維度,考慮不到後果和動機,判斷對錯的能力不高,對危險的預測力不強,行動跟着慾望走。

對寶寶來講表達獨立、彰顯傲嬌的痛快遠勝於表達真正的心聲,更何況他們的自我認識能力還很低,對父母來講,透過寶寶的行動來了解寶寶的小心思,尊重他們説“不”的權利,缺不跟他們較勁,才是教養的高尊重。

1.讓寶寶做選擇題

兩三歲的寶寶需要自己做主,如果父母替他們做主了,就會發生權利之爭,寶寶會以頂撞或者更強烈拒絕的方式來表達對父母的不滿、保護或者索回自己的權利。父母要想讓事情順利進行,必須給寶寶他需要的權利。最好的方法是:父母列舉出兩個備選答案,讓寶寶來選擇!

我去那邊,別跟着我

媽媽做飯前,可以問寶寶:“是吃米飯,還是吃包子?”即使我們知道寶寶喜歡吃米飯,也最好這麼問。如果寶寶不想出去玩,但是又不能宅在家裏,出門前,父母可以問寶寶:“咱們是去公園看樹葉還是去兒童城玩海盜船呢?”

寶寶有做主的慾望,父母提出選項讓寶寶來選擇,寶寶感受到被尊重往往乖乖“就範”,這樣既滿足了寶寶做主的需要,也鍛鍊了寶寶的選擇能力,還避免了寶寶逆反。

小汽車,撞到一起了

有的時候,寶寶可能會做出選項以外的選擇,只要可行,父母就要遵命:“偶,寶寶的想法不錯,就聽寶寶的!”這樣,能夠推動寶寶思考。

2.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跟寶寶説話

如果父母的教養方式是權威型,就喜歡用命令的話語管教寶寶。當他們不允許寶寶做什麼事情時,就會説:“別出去,在家裏待着!”“放下板凳,砸腳不許哭!”“今天不能吃巧克力!

”這樣的命令的口氣會讓寶寶產生一種被侵犯、被控制的感覺。

膽大的寶寶,會反抗,即使最後被父母壓制,也可能習得父母説話的口氣,與人交往時,會命令家人和小夥伴,養成習慣後,不利於形成尊重他人的性格。膽小的寶寶,面對父母不可置疑的氣勢可能被嚇到,不加思考地按着父母的意思去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自主性,性格怯懦。

看誰畫得更荒誕

3.暫時放一放

風和日麗的好天氣,父母想帶寶寶出去玩,如果寶寶正玩在興頭上,父母問寶寶一句:“寶寶,出去玩唄!”他的回答一定是:“不去!”看看天氣,再不出去就熱了,就沒有機會活動了,硬把寶寶拖出去他會發脾氣。

如果父母跟寶寶説:“先出去玩一會兒,回來再玩玩具,可以嗎?”在寶寶心中,出去玩的快樂不會少於家裏玩!這樣説,因為沒有排斥寶寶在家裏玩的需要,反而多了一項玩法,寶寶當然高興。

我是真的傷心了

4.少在寶寶面前用“不”這個字

在寶寶這個特別的成長階段,即便我們想最大限度地保護寶寶的獨立願望,也不能一味的去滿足任何要求,無條件地滿足寶寶會慣壞了寶寶,使其自私、任性。但是,也不能太過於限制,會激發寶寶的逆反,挫傷他們的自信。

寶寶提出某個要求,我們覺得不合理,會説:“不行!”“不能這樣!”“不買!”這樣的話語容易挑起寶寶的反抗情緒。面對寶寶的不合理要求,如果我們少説幾個“不”,耐心跟寶寶解釋,寶寶感受到被尊重,情緒沒有被激惹,就能平靜接受。

親近大自然

霧霾天,寶寶想出去玩,我們可以跟寶寶説:“你想出去玩,可是外面有霧霾,呼吸進去,會咳嗽,咳嗽了需要去醫院,明天,天氣好了,咱們出去玩!現在,和媽媽一起玩拼圖吧!”

當寶寶往杯子裏放手的時候,我們可以説:“你的小手剛剛玩玩具了,可能沾上細菌了,伸進杯子裏,弄髒了水,喝進肚子裏,會肚子疼的!”

寶寶想買玩具時,我們可以耐心解釋:“這樣的小汽車,家裏有了。”

寶寶進入了語言表達能力的爆發期,對於語言的學習,已經不是以前的無意識吸收,而是一種完全具有語言能力帶來的鮮活的、自然的學習方式。

所以,當我們總是這麼跟寶寶解釋不同意的原因時,寶寶也就學會了耐心解釋,而不是簡單、粗暴的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