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童言無忌'惹人厭,孩子説話沒分寸,“阿倫森效應”家長了解下

由 万俟傲白 發佈於 健康

語言是最普遍的溝通工具,見什麼人或與什麼事説什麼話很重要,怎麼説也很重要,經常聽到他人説:“説話要有分寸,不要什麼話都説。”對於小孩子來説有些困難,小孩子因為身體和心理發育不成熟,説出的話可能不像大人那樣好把控,不過大家對此也能夠諒解,如果孩子説的有些話不中聽或者説得不對,家長也能笑着來句:“童言無忌,大風吹去”,事情便過了

但是有的孩子或許是為了彰顯自己的不同,或許是在家被寵溺壞了,再或許真的情商很低,説出的話確實惹人討厭。

“媽媽,那個老女人快跟豆豆奶奶差不多了”孩子口無遮攔,媽媽尷尬無地自容

前段時間,我去幼兒園接孫子孫女,等孩子下課的時間,就跟旁邊的一位媽媽聊起了天。她的孩子交嘟嘟,跟我孫子孫女一個班。

聊了大約十多分鐘,孩子們放學了,孫子孫女和和嘟嘟一起出來,嘟嘟的媽媽還給做了介紹,嘟嘟也很乖地叫了聲奶奶好。

寒暄了幾句,我們就離開,沒走幾步,就聽見身後嘟嘟説:“媽媽,我剛剛見到小小的媽媽了,真老,那個老女人長得快跟豆豆奶奶差不多了。”

這句話剛説完,我就又聽到一句尖鋭的女聲:“你這孩子怎麼説話呢,什麼老女人,你這樣對阿姨太不尊敬了!”

“可是阿姨你真的很老啊!”嘟嘟又補刀了一句。

這句話有點激怒了小小媽媽,也激怒了小小,他和嘟嘟吵了起來,而小小媽媽則説嘟嘟沒禮貌。我趕緊轉過身,拉着孫子和孫女過去幫忙打圓場,而嘟嘟的媽媽則一臉尷尬,也賠笑着説孩子小不懂事,讓小小媽媽別在意,並且讓嘟嘟給小小母子道歉。

大約過了十多分鐘,事情平息了,圍着的家長也散去了,我聽見嘟嘟媽媽責備自己的兒子口無遮攔,嘟嘟卻不覺得説錯了,只是強調他説的是事實,我聽見嘟嘟媽媽深深地嘆氣。

“童言無忌”的背後,隱藏着哪些原因,家長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知道

1:詞彙量少,語法錯誤

豆豆兩歲半的時候,某天午餐時間,他説:“奶奶,飯吃了我!”當時我就笑了,然後對摸着他的頭糾正他説:“豆豆,是我吃了飯,不是飯吃了我。”反覆糾正了幾次,豆豆才把這句話説正確,後來幾天,也是如此説,我也沒有硬性糾正,等他三歲的時候,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語法錯誤是語言發展中的正常現象,孩子出現這種現象很正常,因為他們詞彙不夠豐富,語法不熟練才會導致如此。家長對此不要着急,及時糾正和指導就可以了。

2:直來直去,外人想歪了

有一次坐公交車的時候,聽到一個小女孩對旁邊的一個男子説:“叔叔,你拉鍊沒拉上,裏面東西要露出來啦。”男子和周圍的乘客急忙去看男子的褲子拉鍊,發覺好好的,根本沒開,是他手裏包包的拉鍊開了,眾人和男子都不好意思地笑笑。

孩子沒什麼心機,一般有什麼説什麼,但是有些話大人來説效果就不同,也會多一些深層的含義,所易,有的話是大人想歪了,會錯了意,和孩子無關

3:模仿大人,認為自己説的話沒有錯

在外吃飯的時候,聽到過一個五歲孩子粗魯地催促服務員上菜,並且説:“幹個活這麼墨跡,沒個利索勁兒,你只能一輩子但個服務員。”在座眾人都很尷尬,孩子的爸爸瞪了孩子一眼,口氣責備地説:“你怎麼能這麼説話呢,多不尊敬人啊。”沒想到兒子卻來了句:“上次咱們吃飯不上蔡,你不也這麼説的嗎?最後菜上來很快,我這樣不對嗎?”爸爸被兒子的話羞紅了臉,後來一句話也沒説。

都説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言一行,孩子都是會模仿的。日常生活中,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分寸,孩子説話也會把握好自己的分寸。

4:彰顯個性,吸引別人注意

彤彤是個四年級的小學生,別人總覺得他的看法與眾不同。譬如説大家覺得一個東西很漂亮,他就説這個東西很醜,大家覺得一個玩具很好玩,他偏偏説沒興趣。有人説彤彤是個特立獨行的孩子,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這麼説,是為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好讓別人多注意他一些。

有的孩子比較內斂,有的孩子比較張揚,張揚的孩子喜歡用一些東西來吸引他人,語言就是其中一種。當然,還有一種情就是孩子內心比較孤單,希望通過一些跟他人的與眾不同來吸引他人的注意。做家長的,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和想法,及時給予關心和指導。

與人交往説話要注意分寸,“童言無忌”惹人厭,“阿倫森效應”家長了解下

艾略特·阿倫森 [Elliot Aronson ]是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他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他招來十幾個受試者,然後將他們分成四組,然後讓這四組人對一個人給予不同的評價,然後再觀察這個人對於這些小組的好感度。

第一個小組對這個人評價從始至終否定;第二組的評價與第一組相反,從始至終肯定;第三組評價先褒獎再貶低;第四組和第三組評價相反,想貶低再褒獎。

結果發現:這個人對第一組人的評價不滿意,對第二組人的評價滿意,對第三組人的評價極為不滿,而對第四組的評價最最滿意。這種先抑後揚給人好感的心理效應被稱為“阿倫森效應”,又稱“增減效應”。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人們喜歡聽獎勵讚賞的話語,或者説喜歡對自己行為態度不斷增加讚賞或認同的行為。再進一步説,與人交往的時候,説話要注意分寸,多鼓勵或讚揚是好的,但是有不滿,也要轉換一下説法,先抑後揚,這樣可以把事情處理得更好,也能得到他人的認同。

瞭解了“阿倫森效應”,家長想必知道了與人交往中,自己應該如何説話,而且對自己的孩子説話應該怎樣引導。日常生活中,孩子説話方面,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呢?

孩子説話沒分寸,家長引導很重要,做好以下幾點有效解決問題

▶巧用同理心原則,讓孩子感同身受

同理心就是需要自己站在他人的位置上,客觀理解他人的感受。想讓孩子説話掌握分寸,就要學會引導他理解他人的感受。

比如孩子看見一個腿部有問題的人,用手指着那個人,並且笑話他人是個瘸子,這個時候,家長需要按住他的手,對他説:“不要用手指着人説話,這樣是不禮貌的,如果別人用手指着你,你會不會感覺不舒服呢?還有有缺陷的人不要笑話他們,他們自己對此都很難過了,我們需要體諒。你記不記得有一次你踢球摔壞了腿,有個小朋友笑話你小瘸子,你當時也很難過。”

只是和孩子説一些話用處不大,不如用一些他經歷過的事情來激發他的同理心,讓他感受他的話對別人造成的影響和傷害,這樣,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孩子也就不會不假思索口無遮攔了。

▶孩子説錯了話,家長要及時提醒

很多孩子口無遮攔,不是別的原因,是家長慣的。比如他説錯話了,有的家長經常會用“他是個孩子”這樣的藉口遮掩過去,久而久之,孩子説話沒有了任何界限感,自然想到什麼説什麼。

所以作為家長,發現孩子説錯了,要及時提醒,並且告訴他哪些話不要説,遇到這樣的事情該怎麼説。

▶讓孩子學會説“對不起”,為自己的話負責

如果孩子已經説出了傷害他人的話,家長先不要責備他,而是先要詢問下原因,如果真的是孩子有錯誤,讓孩子和對方道歉,説對不起,並告訴他,要為自己説的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