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有種偏愛叫“只愛媽媽”,明明是親爸卻被孩子區別對待,太卑微

由 睢風娥 發佈於 健康

文|文兒

一次聚會上,一位男性朋友講到家裏的孩子,有感而發:“別看我們這些男人,在職場上雷厲風行,在酒桌上推杯換盞,好不瀟灑。可是回到家裏,還是得不到孩子的愛......”

接着,他開始講述家裏兒子是如何區別對待親爸親媽的。他兒子今年4歲,上個月家裏人教他獨立上廁所。一次,他兒子上完廁所,在廁所裏喊“媽媽,我拉好了”,孩子媽媽回答説:“媽媽這就進來幫你擦屁屁”。結果,他兒子在廁所裏嚷着:“媽媽不要進,廁所太臭,爸爸進。”當時,正坐在客廳辦公的他,聽到兒子這句話,心情複雜,只想猛翻白眼。

當時在場的人,聽完這件事情都哈哈大笑,然後默默心疼這位“卑微”的老父親。其實,生活中不少寶爸都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孩子偏愛媽媽多一點,爸爸在家完全沒有地位。其實,出現這種情況,還是要在爸爸身上找原因:

爸爸沒有意識打造“父子/父女空間”

中國爸爸普遍有一個通病,就是找各種由頭説自己忙,不去主動照顧孩子,沒有和孩子獨處的空間。孩子對爸爸説“我餓了”,爸爸説“找你媽媽去”;孩子想人陪着玩,爸爸説“找你媽媽去”;孩子的東西找不到了求助爸爸,爸爸依然説“找你媽媽去”。隨着孩子的慢慢成長,爸爸和孩子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以至於有時候到了節日,需要去表達愛和關懷,爸爸和孩子之間的問候也是不鹹不淡。

爸爸不是因為生下孩子,才是“爸爸”,而是因為陪伴了孩子、教育了孩子,才是“爸爸”。如果,爸爸沒有意識打造“父子/父女空間”,和孩子之間,難免有一天會面臨相對兩無言的境況。爸爸想要孩子和自己親近一些,應當每天儘可能地多抽出時間陪孩子聊天、玩耍、講故事,孩子都很簡單,和爸爸瘋玩一場,就對爸爸親近了。

爸爸羞於向孩子表達愛

許多爸爸從小接受的是傳統教育,他們認為“行動勝過言語”,愛孩子就是儘可能地為孩子付出,沒有必要把愛天天掛在嘴邊。以至於有的時候,他們默默給予了孩子濃厚的愛,但是孩子就是不知道的。爸爸羞於向孩子表達愛,孩子和爸爸之間就缺少情感溝通的渠道,對爸爸也是感情寥寥。

爸爸愛孩子,就要勇敢地表達,不要害怕尷尬,也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平日裏多和孩子説一些貼己的話,主動親親抱抱孩子。孩子和爸爸親密接觸的次數多了,瞭解到爸爸的心意,也會更愛爸爸。

爸爸沒有處理好和孩子、和妻子三者之間的關係

正常情況下,孩子在3歲前,由於孕期、母乳的關係,他們會對媽媽有更多依戀。媽媽在他心裏是最重要的,爸爸怎麼努力都超越不了。隨着孩子慢慢長大,才能看見爸爸的好。在這之前,爸爸接納孩子的心理成長特點,處理好孩子和妻子三者之間的關係。愛孩子不和孩子爭奪媽媽,愛妻子,不要和妻子爭奪孩子,只有這樣才會讓孩子放下戒心,去愛爸爸。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小屁孩兒】,你想了解的家庭教育、心理健康、兒童發展,時尚教育,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