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養生必須先養陽,寒濕傷陽氣,損陽易生病!

由 不新伏 發佈於 健康

  內容導讀

  《黃帝內經》認為,萬物之生由乎陽,萬物之死亦由乎陽。人之生長壯老,皆由陽氣為之主;精血津液之生成,皆由陽氣為之化。如果人體沒有陽氣,體內就失去了新陳代謝的活力,不能供給能量和熱量,生命就要停止,所謂“陽強則壽,陽衰則夭”,養生必須先養陽。

  但是,寒濕會阻滯陽氣的運行,使血流不暢、肌肉疼痛、關節痙攣等。因為濕困脾胃,損傷脾陽,或患者平時脾腎陽虛而致水飲內停,所以多表現為畏寒肢冷、腹脹、泄瀉或浮腫等。所以,寒濕是最損傷人體陽氣的。

  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將很多疾病都歸因於寒邪入侵,在他生活的那個時代人們忍飢受凍,疾病以寒邪為主。而如今隨着生活環境的改變,單純的傷寒已經很少見了,多是寒邪與濕邪交織,在人體形成一股濁重之氣,阻礙人體氣機,導致生病。

  在生活中,我們可能經常會注意到這樣奇怪的現象,就是冬天很少見到着涼感冒的人,反而是夏天常有這樣的病症發生。冬天氣温低,受寒濕侵犯容易理解,而夏天這麼熱,怎麼還會有寒濕呢?其實,這正是現代人不良的生活習慣造成的。

  炎炎夏日,人們多待在空調房中,身體該出汗時卻被空調冷氣所阻,汗液發不出來就淤積在體內,導致體內濕邪堆積,造成陽氣虛衰。尤其是到了七、八月份的長夏天氣,濕氣達到最盛。而人體五臟之脾最喜燥惡濕,長夏濕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臟。脾主運化,可以運化水液,運化水谷,把吃進去的糧食、水谷精微營養的物質以及水液輸送給其他的臟器,起到一個傳輸官的作用。脾的這種傳輸的作用對生命來説至關重要,故而道醫把它稱為人的“後天之本”。而體內濕氣過重會導致脾臟功能得不到正常發揮,人體各器官也會因得不到及時充足的營養而出現問題,導致人體生病。

  由此可知,祛除寒濕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功課之一。那麼,怎樣判斷身體內是否有濕呢?方法其實很簡單,觀察自己的大便情況,一看便知。如果長期便溏,大便不成形,那麼很有可能就是你的身體藴含了太多的濕氣。而長期便秘,則代表着體內的濕氣已經很重了。因為濕氣有黏膩性,過多的濕氣就容易把糞便困在腸道內。

  事實,祛除寒濕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身體温暖起來,因此,健康與温度有着密切的關係。眾所周知,掌握人體生殺大權的是氣血,而氣血只有在温暖的環境裏,才能在全身順暢地流通。如果温度降低、血流減慢,就會出現滯澀、淤堵,甚至血液會凝固,那麼人就將面臨死亡,而且人的體温上升,不僅會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還能在正常細胞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大量殺死癌細胞。此外,温度過低,會使體內的寒濕加重,外在表現就是上火。

  所以,要涵養我們身體內的陽氣,就要遠離寒濕,温暖身體。在道醫養生學中,讓身體温暖起來的辦法有很多,《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很多可以養陽的食物,韭菜、黨蔘等等,都是補益陽氣的。另外安步當車,讓身體動起來,為自己選擇幾項適合的運動;放棄淋浴,經常泡個熱水澡;養成睡前用熱水泡腳的好習慣。這些方法也能讓身體暖和起來,使人體陽氣升發,免疫力提高。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