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孩子九個黃”説的就是新生兒黃疸,幾乎每個寶寶都會經歷“小黃人”的階段。
執筆:王豔微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有人説,帶孩子就像是“升級打怪”,闖完一關,還有無數的“小怪”“大怪”等着你。
確實如此,而孩子出生後,爸媽要面臨的第一關恐怕就是黃疸了。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其實大多數新生兒在出生後都有不同程度的黃疸,主要因為與孩子的膽紅素特點有關,剛出生的幼兒由於肝臟功能發育並不完善,所以無法新陳代謝出體內多餘的膽紅素,因此形成黃疸。
它分為生理性、病理性兩種情況。
生理性黃疸:
研究調查:60%足月兒和80%早產兒在生後第1周可出現肉眼可見的黃疸。
大多數孩子通常得的都是生理性黃疸,足月的寶寶一般在出生後2~3天開始,皮膚、口腔粘膜和眼白部分會出現輕度的黃疸,但手心、腳心不會有,在其出生7天左右會達到高峯期,但10天左右黃疸會自行消退,一般最遲不會超過15天。
早產的寶寶黃疸大都在出生3~5天開始出現,最長可能推遲3~4周。
如果新生兒是生理性黃疸,寶媽們可以放寬心,寶寶血清總膽紅素濃度正常,在這段時間內吃奶、睡覺、身體發育都不會有影響,而且大小便顏色正常,沒有其他不適,這時,只需要等到自行消退就可以了。
病理性黃疸
產生的原因是膽紅素生成過多,肝臟膽紅素代謝障礙等。
如果寶寶在出生24小時內就出現黃疸,其清膽紅素濃度升高比較明顯,四肢,手心、腳心都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而且發展迅速,持續時間比較久,即便消退之後也很容易再復發,這就是病理性的黃疸。
這種情況通常伴隨着寶寶煩躁,不肯吃奶,嗜睡等現象,甚至出現四肢抽搐、斜視、嘔吐等。這時需要及時治療。
俗話説“病從口入”,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很多嬰兒從出生不同程度的黃疸,這其實也與孕媽懷孕期間一日三餐密不可分。
1、辛辣刺激性食物
懷孕後的女性因為體內激素髮生變化,口味也會發生變化,導致孕婦喜歡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尤其是火鍋、麻辣燙、辣條等。
但是在懷孕期間,建議孕媽少吃,或最好不吃,因為這些食物在人體內代謝時間長,且帶有的“毒素”較多,很有可能導致“毒素”堆積在體內,就有可能形成所謂的胎毒,造成寶寶出生後出現黃疸。
2、動物內臟
動物的內臟營養是比較豐富的,所以在很多人看來是補品。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動物體內的寄生蟲還有一些病菌都是大量生長在內臟部位的,而且繁殖能力非常強。
如果孕媽食用了沒有處理好的動物肝臟,或者帶有寄生蟲的食物,結果可想而知。所以,不管平時有多愛吃在孕期也要忌口,否則寶寶患有黃疸的幾率也會提高。
3、酸性水果
想必,大部分寶媽都聽説“酸兒辣女”説法,因此有些想要男孩的孕婦,在孕期的時候,就會因為心理的作用,總是認為自己喜歡吃酸的。
但是人類的體質本來就偏酸性,如果長時間的食用酸性的水果,會導致體內的酸鹼平衡失調,那麼就會增加胎兒在生出來之後患上黃疸的風險。
多數寶寶在出生後都面臨黃疸高的問題。孕媽不如在懷孕期間就開始重視起來,注重飲食,預防新生兒黃疸。
1、銀耳蓮子湯
原料:銀耳,蓮子,少許冰糖,枸杞。
製作方法:
首先將蓮子的芯去掉,提前一晚上泡好洗淨備用,把銀耳中間的蒂去掉,提前15分鐘泡好撕成碎片備用;
其次,在鍋中倒入清水,加入蓮子,銀耳,枸杞;
最後,大火燒開後,小火煮30分鐘,加入冰糖煮至冰糖融化後即可。
作用:銀耳蓮子湯可以減輕產婦妊娠斑,還可以去除胎毒,預防新生兒黃疸。不僅如此,也能讓肚子裏的寶寶皮膚更加光滑。
2、玉米鬚水
原料:綠茶0.5克、玉米鬚50~100克。
製作方法:玉米鬚50~100克,需要加入水300毫升,煮沸5分鐘,加入綠茶即可。
作用:玉米鬚煮水喝可以去除胎毒,有效預防新生兒黃疸。此外,孕媽在懷孕期間適當喝玉米鬚水可以減輕身體的浮腫狀況。
另外,還有一些水果,比如無花果,這種水果不僅能幫助孕婦排出體內的胎毒,還可以預防黃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