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雲南
有這麼一種粗糧
生長的時候是綠色
開花的時候是白色
成熟的時候是黃色
收割完是紅色
吃起來
先苦後甜
藥用價值較高
它就是
苦蕎
苦蕎即苦蕎麥
學名韃靼蕎麥
苦蕎歷來都是
麗江市寧蒗縣重要的
傳統農特商品
同時也是
當地居民的
主要食糧之一
而苦蕎粑粑
不知道是多少人兒時的回憶
彝族老人總説
“人間母為大,糧食蕎為王”
意思就是
人間最偉大的是母親
莊稼最古老的是苦蕎
在彝家人眼裏
苦蕎是一種“神仙食糧”
▼
●彝家人的“神仙食糧”●
彝族民眾中
流傳着這樣的俗語
吃了蕎粑粑
爬山越嶺也不累
吃了蕎粑粑
喝酒都不怕
吃了蕎粑粑
牙齒潔白也整齊
多吃苦蕎粑粑
姑娘長得象朵花
●食療功效好●
苦蕎因為其特殊的生長環境
本身苦蕎就富含硒
可以對人體起到自然補充硒的作用
有着卓越的營養保健價值
和非凡的食療功效
吃在嘴裏有一絲苦味
《本草綱目》説
它“性味苦、平寒,實腸胃
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
能練五臟滓穢”
被譽為“五穀之王”
三降食品
(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
擁有人體所必須的多種營養成份
有通便排毒的功效
民間又稱其為“淨腸草”
苦蕎還可以炒制後做成茶飲
每日飲用
對“三高”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是自然界中較少的藥食兩用作物
●舌尖上的美味●
苦蕎不僅能作為
食療好物
吃法也多種多樣
▼
苦蕎粥
苦蕎米線
苦蕎涼粉
苦蕎包子
蕎皮
蕎絲
煎炸蒸煮一應俱全
彝族人民的
一道“苦蕎粑粑蘸蜂蜜”
是最好的待客之物
用水把苦蕎麪調勻
在鍋中用小火烙成餅狀
再把餅放到火塘邊
或者灶灰中烤、焐熟
蘸上蜂蜜
清香甘甜、營養豐富
● 脱貧攻堅路上的“甜點心” ●
寧蒗縣地處
橫斷山脈中段的滇川交界處
俗稱“小涼山”
是一個集
“山、少、偏、窮、特”
為一體的深度貧困縣
而好吃、好養、好用的苦蕎
深受市場喜愛
成為了脱貧攻堅路上的
“甜點心”
寧蒗縣種植蕎麥
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優越的自然條件
一年春、夏兩季
均可種植
因其種植區海拔高
所以病蟲害少
不施農藥化肥
產品品質高,無污染
寧蒗縣15個鄉鎮均有種植,拉伯、金棉、永寧種植面積較少,跑馬坪、戰河、永寧坪、蟬戰河等涼山片區是主要生產區域,是寧蒗縣繼馬鈴薯後的第二大糧食主栽作物,同時也是滇西北蕎麥主產區之一。
常年種植面積6萬畝
單產150公斤
總產量9255噸
年產值3600萬元
佔全年糧食總產量的12.32%
寧蒗種植農户4萬餘户
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户5800户
户均增收800元
這些年
寧蒗縣不斷髮展高原特色產業
加大產業投入
並對這些特色產業
進行高、精、深加工
做到產品
有品牌、保質量
有銷路、運得出
整合營銷,充分利用市場
營造產業發展態勢
保證特色產業市場健康有序
這麼好吃的蕎麥
不來“蕎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