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養和教導孩子是每一個父母不容推卸的責任,由於孩子的人生可以説是由父母的教導慢慢造就的,使得社會上出現了越來越多評判父母的標準。
大部分父母在養育和教導孩子的道路上都曾經遭遇過坎坷,“父母”這個職業也不是那麼好當的。
周女士的兒子今年讀小學六年級了,由於孩子的脾氣屬於比較急躁的類型,所以周女士一直以來採取的都是比較温柔的教育方式。
可是周女士這段時間發現兒子有過好幾次不完成作業的情況,每當問起兒子時,兒子只説太累了不想寫。
周女士擔心把兒子逼得太急會讓孩子更加厭學,每次都只能問過便作罷了。
這天,孩子的班主任聯繫了周女士,“告狀”説孩子已經連續一週不交作業了。
班主任還表示,父母有責任監督孩子完成每天的作用,更何況現在馬上就要“小升初”了,孩子這種學習狀態是萬萬不行的。
老師的話讓周女士不禁想到在網絡上看到的中國式家長的“十宗罪”:
家長作風,專制主義;暴力傾向,賞罰簡單;重智輕德,分數第一;狹隘私願,強施子女;嬌慣溺愛,包辦代替;急功近利,實用主義;抑制創新、中庸心態;趨炎附勢,盲目追風;明哲保身,虛偽世故;精神空虛、缺乏信仰。
父母太嚴厲了不行,太温柔也不行,這讓周女士不禁感慨,中國父母似乎做什麼都是錯的,可想而知中國父母到底有多難當。
①孩子的意識比較先進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從小就接觸互聯網了,能在網絡上學到不少新鮮的、先進的事物。
正是因為現在的孩子們意識都比較先進,他們很瞭解父母的哪些管教方式是不合理的,導致父母們不敢用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②孩子的心理健康被重視
老一輩的父母在管教孩子上比較簡單粗暴,所以許多年輕一輩的父母對於自己童年都有一定的陰影。
到了年輕一輩的父母教育孩子時,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會加倍被重視,教育孩子時就更加不會選擇打罵的粗暴方式了。
“十宗罪”裏雖然義正言辭地指出了當代父母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每個家庭、每個孩子的情況都略有不同,父母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教育孩子的方式。
①孩子的性格
孩子性格的形成原因是非常複雜的,父母平時看到的各類育兒方式不一定適用於每個孩子。
對於性格比較內斂膽怯的孩子來説,温柔和鼓勵的方式可能對他們的成長更有幫助;而對於那些性格調皮頑劣的孩子來説,可能需要父母更嚴厲一些加以管束。
②孩子的年齡
隨着孩子的不斷成長,他們的性格特徵和心理狀態也會出現一些差異,例如青春期的孩子可能會顯得更叛逆。
父母不能盲目地遵從一些育兒方式,而是要根據孩子的年齡來調整育兒方法,這樣才是與時俱進的。
③家庭的經濟實力
現在的父母經常會看到許多關於孩子要“富養”的説法,每個父母也確實都想給孩子最好的生活條件。
但是具體要對孩子“富養”到什麼程度,父母們還是在根據家庭的經濟實力來決定,否則盲目的“富養”反而會讓孩子養成虛榮心。
父母也是在不斷地摸索和進步中學習着如何成為越來越稱職的父母,平時網絡上的育兒方式五花八門,但是父母們也無需因為自己與這些育兒“專家”所説的育兒方式不符合就過於焦慮,適合孩子的方式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