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危害更大?面對核磁共振,為何醫生臨牀上都不怎麼建議?

核輻射危害更大?面對核磁共振,為何醫生臨牀上都不怎麼建議?

我們都知道,核磁共振是檢測疾病的重要手段。

但很多人聽説核磁共振既是 "核 "又是 "磁",擔心會有輻射,所以非常牴觸進行核磁共振檢測。

在醫學中使用的核磁共振真的有輻射嗎?

一般常見的檢測方法中X光、CT和核磁共振哪個檢測方法比較好呢?

核輻射危害更大?面對核磁共振,為何醫生臨牀上都不怎麼建議?

現在核磁共振已被統一稱為 "磁共振"。儘管如此,仍有一些人擔心這種檢查對人體的輻射,所以他們選擇X射線或CT進行檢查。

這三種檢測方法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X-射線

X射線的原理是基於X射線的特性和人體組織結構的不同密度和厚度。

當X射線通過人體時,它們被組織不同程度地吸收,最終形成黑白圖像。它常被用來檢查胸部、骨骼和四肢,有時也被用來檢查胃、食道和腸道。

X光有輻射,但輻射劑量相對較小。一次檢查的輻射劑量為0.02-0.1mSv,在人體可承受的安全範圍內。

核輻射危害更大?面對核磁共振,為何醫生臨牀上都不怎麼建議?

CT

CT的原理是利用X射線層層穿過人體,然後通過計算機計算出二次成像。

一般在CT檢查時也會有輻射出現,而這種檢測方法造成的輻射劑量比X線大。

一般患者在進行普通胸部CT時,這些輻射並不會對身體帶來過度損傷,可以放心使用CT進行檢測。

核輻射危害更大?面對核磁共振,為何醫生臨牀上都不怎麼建議?

磁共振

目前採用的磁共振檢測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強磁場使人體內的水分子方向與磁場線方向保持一致。

當磁場突然消失時,人體內的水分子磁場線的方向又會變得隨機排列。通過反覆操作獲得數據後,最後進行計算和成像。

它常被用於頭部、腹部和脊柱的檢查,也可用於血管、肌肉、韌帶等部位的檢查,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但在常規體檢中,醫生一般不推薦使用核磁共振。

核輻射危害更大?面對核磁共振,為何醫生臨牀上都不怎麼建議?

使用核磁共振檢測有哪些弊端呢

1、有些人體器官不適合進行核磁共振檢測

如果需要對多個部位進行檢測,則需要更多的時間,導致效率低下。

如果沒有必要,醫生不會建議做核磁共振檢查。一般採用磁共振功能的前提是患者需要檢測的器官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一般在心臟、腸道等器官組織只含氣體,並不會出現大量的水分,所以這些器官並不適合採用核磁共振。

在進行這些器官的檢查時只能選擇心臟超聲、結腸鏡、CT等檢查方法。

核輻射危害更大?面對核磁共振,為何醫生臨牀上都不怎麼建議?

2、價格昂貴

磁共振這種設備由於其本身就比較昂貴,這也就導致患者在進行磁共振檢查時所產生的費用比較高。

此外,在患者進行磁共振成像檢測時,一般是按患者檢查的部位收費。如果患者有時有幾個部位同時需要同時檢查,所產生的費用會更高。

核輻射危害更大?面對核磁共振,為何醫生臨牀上都不怎麼建議?

3、體內的金屬物體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做磁共振。在進行磁共振檢測時會移動檢測者的金屬物質,因此一般金屬物品是不能進入核磁共振室中。

而且如果患者的身上或體內安裝有金屬物品的人也不建議接受核磁共振檢查,一般如植入心臟支架、佩戴金屬支架、注射鐵板等患者就不能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核輻射危害更大?面對核磁共振,為何醫生臨牀上都不怎麼建議?

其實,對於一些疾病的診斷,如主動脈夾層、脊髓病變等症狀,磁共振起到了CT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如果有些疾病必須通過磁共振準確檢測,才能更好地診斷,患者也需要配合醫生進行核磁共振檢測。

目前檢測的方法有許多,X線、CT、磁共振各有各的優勢。選擇哪種檢查對自己最有利,要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還需要強調的是,在做核磁共振檢查前,必須把身上的所有金屬物品拿掉,以免影響診斷。另外,要告訴醫生你的病史,看是否有什麼禁忌症,是否適合這些檢測手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6 字。

轉載請註明: 核輻射危害更大?面對核磁共振,為何醫生臨牀上都不怎麼建議?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