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蔘名為“牛蒡子”,源自日本,今已成為傳統中藥材,功效強大。
東洋蔘中“東洋”二字,就交代了這種植物的來源,古時候,牛蒡開始從日本被引入到我國,通過多年的改良,它已經成了餐桌上的美食,更重要的是,還有很高的藥用價值。牛蒡的乾燥成熟果實,就是中藥上的“牛蒡子”,現廣泛用在醫療方面,有大牛子,大力子等別稱,它對人體有很多好處,我們不妨來了解。
牛蒡子也是農村常見的中藥,它的原植物在各地均有栽培,相比而言,東北的牛蒡子產量是較大的,這也為一些農民提供了養家餬口的途徑。一般在秋季時採收果序,曬乾就可用打下果實了,有生用和炒制之品。
要知道牛蒡子的好處,得從藥用功效説起。
牛蒡子是解表的中藥,對風熱感冒有效果,能夠宣肺祛痰,清利喉嚨,感冒時伴有咽喉痛,咳嗽痰多等現象,均有效果。
同時,它有“透疹”的功效,可以針對麻疹不透起到很好的效果。
牛蒡子同樣有解毒的功效,一般用於風熱引起的火毒內結,或是風熱疫毒上攻,《本草拾遺》中就提到主風毒腫,其實就是這方面。
牛蒡子一般是煎服,不當茶飲。
而在使用時,同樣有該注意的問題。第一是要搗碎,再煎服。第二是它性寒,是苦寒之品,容易造成滑腸,脾虛便溏的人慎用。建議用炒牛蒡子,炒後寒性略減,對人體會好一些,需要用藥的話,在醫生指導下來用。
名字裏帶“參”字的中藥,都不是等閒之品,牛蒡子有“東洋蔘”之稱,不單是名字上有優勢,更是常見的用於咳嗽的中藥,它有發散之性,疏散風熱的能力雖然不及薄荷,但也是這類中藥材中的“要藥”,對人的好處是毋庸置疑的。牛蒡之根葉皆可食,在農村還有不同的吃法,可見它的價值很高。關注老邪,瞭解更多農村花草。
覺得本文不錯的話別忘了點贊和收藏,感謝支持!(圖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