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anmax
寫在前面
人類的祖先絕對想不到,脂肪儲能、味蕾發達這些上帝的禮物,有一天竟然成為當代人們的大敵。食品工業的突飛猛進、社會服務的日新月異,讓食物的能量密度和易獲得性達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現代人一不留神就輕鬆攝入超標熱量,待到未老先衰、肥胖走形、糖尿病、脂肪肝、心腦血管等各種健康問題紛紛來敲門方才恍然大悟。現在大家逐漸認可,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是對身體和人生的最佳投資方式之一,低熱量低油鹽、高蛋白高纖維等健康飲食理念蔚然成風,本文就不再科普。
但問題是,健康餐,它不好吃啊!看那寡淡無味的青草、乾瘦如柴的雞胸、難以下嚥的根莖,就算它健康,本寶就是不快樂!!!理解你的心思,本文就是要幫助你通過選擇正確的調味品,點石成金、騙過味蕾,享受健康食物不再像修行。
味覺魔法
首先需要明確的一個前提是,調味品也暗藏着巨大的營養陷阱。水煮青菜健康吧,一擓上麻醬就變身為富含油鹽糖的熱量炸彈,健康了個寂寞。所以同理,選擇正確的調味品首先應當排除各種精製複合醬料,例如:各類風味火鍋蘸醬、拌飯醬、叉燒醬、沙茶醬、蛋黃醬、咖喱醬、XO醬等,它們無一例外地富含脂肪、鈉及食品添加劑,每100g的熱量基本都奔着2000kj,即便不處在嚴格的健康飲食diet期間,這類調味品也應當儘量少吃。其次,本文的默認使用場景針對蒸煮類食物,即所推薦的調味品酌量調入已經蒸煮熟透的各類食材,或者對食材進行預調醃製後蒸煮享用。另外,本次推薦的各款調味品均基本不含脂肪,糖(額外添加的)也非常有限。最後,調味品市場品牌百花齊放,總體呈現產品同質化,文中鏈接僅為示例,大家結合實際價格或站內爆料好價靈活選購即可。
一、鹹
源於細胞生命活動對鈉元素的剛需,鹹是人們飲食最基礎的調味。醬油出現之後,鹽在桌面調料界的地位大減,但在健康飲食圈卻是不折不扣的台柱子,有了適當的鹹味點金,熟透的蛋白質才正式變為鹹鮮可口的頭牌主菜。
這裏首先重點推薦一款每餐必備的EDC黑胡椒海鹽:
海鹽可不是粗顆粒的食用鹽那麼簡單,它是海水引入灘田後利用自然風光蒸發析出、富含多種微量元素的純天然氯化鈉晶體,滿滿的營養(僅指微量元素)和古代智慧。海鹽佐以黑胡椒,擺脱死鹹,平添辛香,尤其適合用來激發牛肉、深海魚、蛋、蝦、貝等健康飲食主力蛋白質的本味,對雞、鴨、淡水魚、菌類、豆製品、根莖也有不俗的效果,甚至涮燙蔬菜控水後撒上一些也可以作為主要鹹味來源噢。這款黑胡椒海鹽有多種姊妹風味,可以根據需要挑選。研磨瓶的設計最大程度保留海鹽和黑胡椒的風味,現磨現撒,粗細可調,每餐必用。
新鮮的蛋白質主菜用海鹽調味+黑胡椒增香就挺足夠,蔬菜如果還希望額外提鮮,可以適當用點蠔油:
蠔油是生蠔水煮後風味物質的濃縮物,李錦記在這個領域還是歷史悠久的。因為開封后有冷藏要求,有條件的可以選用舊莊,用的不多的話選用普通裝即可。因為黏稠的特質,這款擠擠裝設計特別貼心,在餐碟邊緣擠上一點,鹹鮮一蘸配齊,美味方便。需要注意的是,蠔油屬於複合調味品,糖的添加不算少,容易吃多。另外,蠔油廣泛用在肉類烹飪之前的預調味,只要注意用量適當,倒沒有什麼健康方面的問題。
二、鮮香
“熱油熗鍋,葱薑蒜爆香...”這熟悉的配方,已經成為中餐爆炒的標準開場,可見這佐料三兄弟在中式餐桌上的地位。 新鮮的葱薑蒜辛香撲鼻,令人食指大動,但並非人人能夠接受,同時,它們的誘人香氣往往需要高油温的激發方可釋放,又與本文健康飲食的大背景不太相符。要快速獲得葱薑蒜的鮮香風味(喜歡取其辛辣的朋友還是現切新鮮佐料哈),又要避免高温烹炒,同時還得易於保存,這邊重點推薦這一系列大瓶裝葱薑蒜香料粉:
系列當中,作為蒜香味重度愛好者,我首推大蒜粉,幾乎是任何肉類主菜的無腦絕配,紅肉、白肉、菌菇、豆製品,無論事先醃製還是桌面調劑增味都非常簡單過癮。葱粉方面,相比於香葱粉,我更推薦洋葱粉,它有天然的甜味,是和大蒜粉不相伯仲的百搭神器。姜粉見仁見智,多用於醃製時去腥增香,總的來説使用場景不如大蒜粉和洋葱粉廣泛。這一系列香料粉,在去掉亦敵亦友的辛辣之後,很好的保留了各自特殊的鮮香風味,加上成分純淨、使用便捷、易儲存、高性價比,可謂健康飲食的必入伴侶。
鮮味,主要是味蕾對穀氨酸鈉的感知,現代食品工業為了提鮮,穀氨酸鈉已經成為最主要的食品添加劑之一。事實上,獲取鮮味是可以不需要依賴高度精製的所謂“鮑汁”、“雞精”的,天然食材往往就是最佳調味品。這裏推薦我們沿海人民從小吃到大的--蝦皮:
蝦皮是用比上海葱油拌麪裏面的蝦米(開陽)更小更薄的小海蝦自然脱水而成,本身自帶豐富的蛋白質、鈣質、穀氨酸鈉等風味物質,同時有一定的基礎鹹味,享用蔬菜、豆製品、湯羹時撒上少許可以為菜餚增色不少,另外打成粉末可以進一步迸發鮮味,完全可以取代各種味精,成為健康飲食的純天然常備鮮味來源。
四、辛辣
國人食辣歷史悠久,民間各地無辣不歡。愛吃辣,一度和不健康掛上了鈎,但究其原罪,是因為辣系食物常與大量油脂(牛油火鍋、紅油調料等)搭檔出現,另外,辣味的刺激性也確實容易誘發身體炎症和反應。只要注意規避不必要的大量油脂,同時不超出個人身體實際承受能力,吃辣也是可以非常健康的。
首先推薦的是由純粹幹辣椒粉粹而成的辣椒麪:
磨得越細,辣味越猛,以健康飲食總體儘量清淡的原則,建議選擇粗顆粒,一來辣度相對友好,二來增加一些口感的層次。辣椒麪除了辣椒天然的辣味和香氣,沒有其他任何添加劑和風味,適合依據個人口味調理紅白肉、豆製品、菌菇、根莖等,鹹鮮味需要由其他調味品提供噢。
嫌麻煩希望一蘸配齊的,重點推薦這一款蘸水:
蘸水是西南地區飲食版圖中的重要存在,實際上是以辣椒麪為核心,加上花椒、胡椒、茴香、生薑等香料和鹽所組成的複合型粉狀調味品。可以用水稀釋變為液狀,用油化開變成油碟(健康飲食就不推薦啦),最推薦的還是佐餐時來上少許以幹碟的形態點蘸享用。由於有了鹹味,加上辣椒等各種辛香料的加持,這款蘸水和幾乎所有食材都能很好的搭配,只要你能吃辣,那麼選擇它一定方便、省心、美味。
如果説黑胡椒偏西式,那麼偏中式的餐桌上必然少不了白胡椒:
白胡椒的“辣”實際上是一種十分突出的辛香味,預先醃製紅白肉類、湯羹完成後調理增香都不可或缺。推薦的這款研磨瓶,內裝完整焙乾的白胡椒顆粒,能將風味長時間鎖至顆粒內部,即磨即用,辛香風味迸發滿溢。同系列也有黑胡椒顆粒可供選擇。大家可以結合實際口味偏好,把海鹽黑胡椒、單獨的黑白胡椒等研磨瓶類的調味品綜合搭配選購。
辛香界少不了姜,預先醃製和入菜時,新鮮生薑切片並不麻煩,從成菜後調理的方便度考慮,再次推薦選用姜粉。姜粉已經在鮮香環節同它的搭檔葱蒜粉一塊推薦啦。
五、酸
光看到酸字,口中已是垂涎欲滴。日常餐桌上主要的酸味來源,醋首當其衝。我國有四大名醋,其他小類別數不勝數且各有擁躉,大家自由選購,就不作具體推薦了。需要注意的是,成品醋含有不少鹽和糖,愛酸的朋友攝入量還是需要稍微注意一下的。
醋以外,這邊首先要推薦的酸味來源是--檸檬:
黃檸檬最常見,酸度天然適中,小青檸酸度更甚,好在同時帶來特殊的果味清甜。檸檬很適合用來調理魚、蝦、貝類等白肉,酸與蛋白質化學反應,去除腥味的同時激發食材本身新鮮。具體吃法上,除了擠汁,家裏有刨絲刀的,還可以像撒粉一樣刨點檸檬皮到食材上直接食用,平添一股特殊清爽香氣。鮮果沒法太長時間存放,而且用量不會太大,大家可以不必非得從電商購買,線下實體按需購買即可。
説到酸,怎麼少得了酸甜鮮美的番茄呢。番茄屬於食材,調味品的話,對應的就是番茄醬了。沒錯,健康飲食的原則下,咱們推薦的是這款無添加的純番茄醬。
市面上常見的瓶裝番茄沙司添加了大量的糖、鹽及其他成分,而無添加番茄醬的成分只有番茄本身,所以幾乎無法保存。這款產品採用小袋獨立包裝設計,每次使用撕開一袋用完,免去變質的後顧之憂。番茄醬的用法多樣,最適合的是搭配雞蛋、白肉、菌菇,也完全可以在烹調番茄時加入以進一步提升番茄的鮮香風味。
六、油
脂肪是人體三大營養之一,健康飲食並非與油絕緣,而是如何正確吃油。食用油的品類眾多,具體營養和適用場景菜式不盡相同,大家記住週期性的更換油的品類以避免營養單一就好。由於本文的原則還是儘量少於高温煎炒,所以主要推薦適合涼拌的油品。
首先推薦日常百搭每餐必備的亞麻籽油:
亞麻籽油富含亞麻酸、亞油酸、歐米伽3等人體必需脂肪酸,有“陸地魚油”的美稱,每天的安全補充量可以到25ml左右。亞麻籽油油香沁人心脾,入口不膩無負擔,適合且僅適合涼拌,用來淋撒各類蔬菜、蒸煮後的紅白肉、菌類、豆製品都非常美味、營養、省心。亞麻籽油的豐富營養,對保存條件還是頗有要求的,大桶裝不容易吃完,這款的250ml小瓶裝正好吃2周左右,瓶口設計不容易掛壁漏液,可以説具備一款餐桌EDC好物的全部特質。
長期用一種涼拌油總歸太單一,健康用油的要義就是經常換着來。除了亞麻籽油,咱們熟悉的橄欖油、芝麻油也都很合適,他們營養側重點及風味各不相同,大家按照自己的心情輪換着選用,不失為豐富生活的一種方式。
最後要推薦的一款跨界明星單品就是純花生醬:
花生在我國有十分悠久的種植歷史,是國人一項重要的植源性油脂、碳水和蛋白質來源。花生醬是塗抹、火鍋的佐餐常客,常與鹽、糖搭檔出場,市售傳統花生醬也往往含有眾多添加劑。事實上,純粹的優質新鮮花生營養比較全面,飽和:單不飽和:多不飽和大約在1:4:2.5,與幾種當紅堅果相比也算不落下風,另外其蛋白質飽腹效果良好,是晨間扛餓的理想選擇。吃花生及花生產品就兩個要點:一是一定要純粹無添加的花生避免落入添加劑陷阱,二是一定要正規商品避免因質量問題而攝入有毒的黃麴黴素。推薦的這款純花生醬(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含海鹽的),顆粒設計、口感很棒,成分也符合我們的選購需要,非常適合在早餐全麥麪包塗上一點,幫助我們開啓元氣滿滿新的一天,也適合與油脂寡淡的菌類、豆製品搭配互補,增添令人食指大動的濃郁醇香。
寫在最後
我原本也是一枚旺火猛炒、麻辣鮮香、濃油赤醬的烹飪愛好者,十多年的業餘烹飪生涯悟出不少人生道理。隨着年歲增長,加之長期健康飲食和規律訓練,目前沒有太大的diet壓力(BMI 18左右,體脂率11%左右,diet和常規大概在1:1),但如今的心境已大不相同,千帆盡過,方知簡單、平和、充實、自由才是人生真味,而這一切就自然反映到日常飲食偏好中。以上就是本文的推薦,希望能給列位看官加點不一樣的思路,共同享受營養、美味、低碳、無負擔、可持續的健康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