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秋凍”要適度,孩子身上3個部位不受凍,給娃捂嚴少生病
金秋時節,暑未降,秋意濃。季節交替,早晚温差大,又到考驗爸媽護理水平的時候了。對於寶寶來説,尤其是小月齡的娃,他們體温調節能力弱,在冷熱頻繁變換時節,特別容易生病。
民間自古有“春捂秋凍”的説法,指的是:春不忙減衣,秋不忙加冠。大體意思就是説身體要對氣候有個適應的過程,在兩個温度層面平穩過渡,這樣才能產生一定的抵抗力。
但是,如果一味地追求這種方式,反而會適得其反!就如現在廣東的天氣,雖已接近中秋,但白天仍是三十多度高温,家家空調高速運轉。可是一到下半夜,明顯感覺陣陣涼意。
莞媽家倆娃都怕很熱,晚上睡覺蹬被子已見慣不怪了。夜晚時氣温下降,睡着的情況下沒有及時關空調,也沒及時給他們掖被蓋好,導致早上起來兩人都淌着鼻涕上學,老母親真不容易!
“秋老虎”仍在,但秋天的涼意已滲入夜裏。家有小寶寶的一定要注意,偶爾感受一下清涼沒關係,但孩子身上有3個部位異常敏感,千萬不能“凍”!如果稍不注意,孩子受涼感染風寒,病痛就會隨之而來。
寶寶的肚子不受涼,再熱也不能晾肚子古語説“腹為五臟之總,故本腹喜暖”,意思是腹部為人體的臟器之所,保持肚子暖和也就是相當於保護了臟器,保護了身體的根本。
又因嬰幼兒的腹壁肌肉未發育完全,保暖作用不如成人,所以更容易出現肚子着涼的狀況。寶寶一旦腹部受涼,就會使脾胃功能受損,容易出現腹痛、腹瀉或消化不良等情況。
育兒招:
◆前後半夜温差過大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寶寶穿上肚兜。涼的時候能護住小肚子,熱了也不至於讓寶寶大汗淋漓。
◆為寶寶選擇一套薄厚適中的純棉秋衣(最好帶高腰護肚)。也可以選擇連體式的,這樣不至於寶寶睡着時把衣服掀起晾肚子。
◆很多孩子睡覺愛翻滾、愛蹬被子,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是給寶寶裹腹睡。即用毛巾被把寶寶肚子纏繞包裹起來,如此就算他再怎麼折騰也不容易暴露小肚子了。
俗話説“寒從腳底生,病從寒中來”。人的腳部是經絡交會之處,神經末梢豐富,對外界温度感知更為敏感。雖然寶寶光腳丫的好處多,但遇着寒涼的天氣,還是保暖比較重要。
此外,寶寶腳上覆蓋的脂肪少,保温性能差,當寶寶感覺到冷的時候,往往先體現在腳上。如果觸及寶寶的小腳冰涼,那麼就要注意防寒保暖,以便他能更好地適應外界氣温變化。
育兒招:
◆寶寶腳冰涼時,最快捷的辦法是給寶寶泡腳。用40度左右的温水給寶寶浸泡,每次泡10分鐘左右,能促進血液循環,擴張毛細血管,增強腳上抵禦寒冷的能力。
◆給寶寶腳上保暖最常用的辦法,是穿襪子。我們給寶寶選擇襪子時,注意選透氣吸汗的純棉材質。厚度要適宜,太薄不保暖,太厚易出汗,襪子潮濕更容易使腳底發涼。
◆選鞋子也要有講究,以柔軟輕便、不限制活動為前提。鞋碼要適合,太緊束縛寶寶腳部發育,太鬆又容易脱落而且不保暖。一般鞋子內長比寶寶腳長多0.5-1cm為宜。
很多孩子活動時,感覺不到特別熱,但一摸後背,全汗濕了!這是由於寶寶的體温調節中樞未發育成熟,身體代謝快,體內水分多,而背部的皮下脂肪又比較薄,所以體温最容易受外界的影響。
當寶寶背部被汗水打濕以後,水分蒸發會使體表温度迅速降低。如果此時再吹來一陣涼風,那麼孩子十有六七就會“中招”。
育兒招:
◆這樣一個忽冷忽熱的季節,要隨時給孩子準備幾條汗巾。活動前先給寶寶墊上汗巾,結束後把汗濕的巾子換掉即可。當然汗巾也可以用乾爽的衣服代替,注意及時更換,免得寶寶着涼感冒。
◆我們可以從寶寶的後背探知其冷熱,經常摸一摸,如果手感涼説明寶寶冷了要添衣;手感温熱且濕潤,説明寶寶太熱了,要減少或更換衣物;手感温暖且乾燥,則説明温度剛剛好。
◆秋天乾燥,再加上出汗多,寶寶水分流失快,所以要多喝水補充水分。還要注意給寶寶護膚,保持皮膚滋潤、舒爽,否則即便是秋天,寶寶也可能因為護理不周而長出大片的痱子。
每年秋天冷熱交替時,都是兒科門診爆滿的時候,因此還有人把這個季度稱為 “兒童生病季”。孩子感冒、咳嗽、拉肚子等病症防不勝防!家長們除了要幫孩子捂好以上3個關鍵部位外,還要注意少做3件事:
- 少帶孩子湊熱鬧
天氣漸涼,大家外出的興致也越來越高,公園、超市、商場、娛樂場所等都人滿為患。但因氣候乾燥,流感盛行,孩子的免疫力低,建議還是少去人多或空氣流通性差的地方。
- 少給孩子吃生冷食物
秋季很多人注意養生,但對於胃腸運動、吸收功能或者抵抗力不足的孩子來説,要特別注意急性胃腸疾病的發生。儘量不要給孩子吃生冷的食物,包括冷飲、涼拌菜以及寒性的瓜果等。
- 少讓孩子哭鼻子
有中醫理論認為“悲傷肺”,因着秋季乾燥、流感病毒增多,很多孩子會有咳嗽的症狀。所以這時期,應儘量少讓孩子哭泣,否則更損傷肺部的元氣。
秋季兒童病多發,我們更需要關注孩子的養護細節。做好寶寶腹部、腳部以及背部的保暖工作,同時避免多做3件事,有利於呵護寶寶的健康,提高身體抵抗力。
如果你家也有個體質不太好的寶寶,不妨從這幾個方面入手,應季做好防護,能有效降低孩子生病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