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説“好奇心害死貓”,對於好奇心極強的寶寶來説,不少意外也潛伏在他們的身邊,燙傷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
寶寶燙傷後,如果沒有在第一時間正確處理,不但幫不了孩子,還可能造成二次傷害。
前兩天出了一個新聞,真是讓當媽的揪了一把心。
6個月大的女寶寶,不慎被打翻的熱水壺燙傷。孩子的外公堅持用當地的土方子,用浸泡了高濃度白酒的毛巾包裹住孩子,覺得可以減少孩子的疼痛感。外公的這個錯誤做法,直接讓孩子休克、意識模糊。
據新聞中報道,醫護人員看到孩子的情況,表示若不及時送醫,孩子可能會因酒精中毒而休克死亡。
哎,看得芽芽媽真的是又心疼又氣憤,都什麼年代了,怎麼還有人迷信用酒精來“治”燙傷呢?
相信大多數家長平時都儘可能小心翼翼地照看着寶寶,但還是會發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兒,稍不留神,寶寶不是被燙了,就是哪裏受傷了。
如果能進行正確的急救處理,能很大程度地減少寶寶所受的傷害。但是處理不好,比如像新聞中的外公,迷信一些民間偏方、土方子,反而會讓寶寶受到更大的傷害。
今天,芽芽媽就來給大家講講一些意外燙傷的處理。
處理燒燙傷記牢“關鍵5步”
孩子燙傷正確處理辦法,請大家記住5個字: 衝、脱、泡、蓋、送。
衝:立刻用冷水沖洗30分鐘左右,減輕疼痛(別怕浪費水啊,也千萬別直接上冰塊)
脱:去除表面的衣物,這樣防止熱力進一步的傷害。必要時用剪刀剪開衣物,一定別硬脱。
泡:脱去衣服之後,用冷水浸泡20~40分鐘。
蓋:使用乾淨的或無菌的紗布或棉質的布類覆蓋於傷口,並加以固定。這樣可以減少外界的污染和刺激,有助於保持創口的清潔和減輕疼痛。
送:如果是嚴重燙傷,必須及時送醫。千萬不要使用偏方,以免影響醫生的判斷。
這些誤區要避開
01
燙傷部分塗抹牙膏
塗上牙膏非但沒有什麼治療作用,可能還會引起感染,其凝結粘連傷口會增加醫生處理創面的難度,也可能因為顏色滲入組織而影響醫生判斷創面的深淺程度,耽誤治療。
02
盲目弄破水泡
燙傷的水泡如果直徑小於2釐米可不需弄破,若水泡直徑大於2釐米,或水泡位置在關節等活動頻繁及易摩擦處,為避免不小心弄破水泡,造成更大的傷口。
03
用冰袋或雪糕敷
用冰水或冰塊冷敷,會使燙傷部位的血管急劇收縮,加劇皮膚組織損傷,不利於後續癒合。
預防燙傷家長怎麼做?
兒童最易發生燙傷的年齡約在1-3歲。這個階段對的孩子,活動能力增強,常常只是一轉眼的時間,就已經跑出了家長的視線範圍。
因此,預防意外發生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將一切的危險隱患消滅在萌芽期。
具體怎麼做呢?
1.家中容易引起燙傷的物品要妥當放置。比如,熱水壺、湯鍋、電爐等等,放置在孩子不容易碰到的地方,還要提醒孩子注意遠離這些物品。
2.教會大一點的孩子正確使用電源插座的方法,切勿用濕手或濕布接觸電器,防止觸電意外發生。
3.給孩子洗澡時,要先放冷水再加熱水,並且保證温度適宜,中途如需加水,要將孩子抱離水中,另外也不要讓孩子接觸到熱水出水管以免燙傷。
4.冬天儘量不要用熱水袋(電熱水袋)取暖,如需使用,水温不宜太高(小於50℃),並且用衣服或厚布包裹好,不能讓孩子的皮膚直接接觸到以防燙傷。
寶寶的意外傷害絕非小事情,第一時間的緊急處理更是關鍵!一步也不能錯,才能將對寶寶的傷害降到最低!
當然,芽芽媽最希望的是孩子們能都遠離燙傷,遠離意外傷害,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