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台有位媽媽説,孩子要上幼兒園了,學校要求必須檢測微量元素。為了孩子上學,她也就帶着孩子去測了。但檢測結果卻讓她很憂慮,顯示孩子缺鋅、缺鈣。為此,她一直覺得是自己沒給孩子吃好,導致孩子缺這少那,影響了健康。
其實,這位媽媽真的大可不必自責,因為很多檢測微量元素的方法並不靠譜,其結果也不具有權威性。
人體是由很多種化學元素組成的,有11種元素佔了人體重的99.95%以上,因此被稱為常量元素,包括大家熟悉的占人體重95%以上的碳、氧、氫、氮4種,還有大約佔到人體重4%-5%的鉀、鈉、鈣等金屬元素。
還有一些元素低於人體重的0.01%,這些被稱為微量元素。有現在已被證實人體必需的碘、鐵、鋅、硒等,還有人體可能需要的錳、硅、硼等,而像氟、鉛、鎘、汞等,人體雖需要但又具有潛在毒性。
微量元素在人體內少到什麼程度呢?它們中含量多的只有幾克,少的才幾毫克。但是雖然量極少,也不能缺少。因為離了它們,人就會失去健康。
比如缺鐵,人就會感到頭暈、乏力,出現貧血症狀,當然也不能過量,鐵過量就會導致腹瀉等胃腸道不良反應。
人體內的微量元素要在合理範圍內,如果只是檢測缺少某種微量元素就開始補,也可能導致孩子生病。
微量元素檢測為什麼不靠譜?對於微量元素檢測,早在2013年,我國就下文要求不宜將其作為體檢項目,然而卻沒能阻止很多地方仍在要求做。2021年國家衞健委辦公廳再次發通知將“不宜”改為“不得”。一字之差,但明確提出了要求:不能將微量元素檢測作為兒童體檢的常規項目。
之所以如此要求,一是這項檢測並不靠譜,二是這項檢測的結果並不具有權威性。
不靠譜的原因,先從檢測的方法説起。這項檢測一般是通過檢測孩子的血液、頭髮,甚至是用儀器夾手腕或者手指進行檢測的。
- 血液
這種方法是用孩子的靜脈血或者末梢血,其結果有着特別大的偏差。
因為這種方法只能測出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可是血液中的微量元素本來就很少,更多的微量元素存在於細胞、組織中。所以這種方法並不能客觀反映人體內微量元素的整體水平。
- 頭髮
測頭髮還不如測血液,頭髮中的微量元素更少,而且只能體現出幾周內微量元素的含量,還容易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汗液、殘留的洗髮液等。
- 夾持檢測
這就更不靠譜了,甚至可以説是商家為了推銷設備或保健品設下的騙局。儀器夾手腕或手指採集的是生物電信號,根本無法測出體內微量元素的任何數據。
所以這些對微量元素的檢測方法看似挺“高端”,其實都不靠譜,更不能作為給孩子補充微量元素的依據。
看到這裏有的父母可能就會着急了,人體不能缺少微量元素,否則就會出現問題,但是測試方法又不靠譜,怎麼知道孩子是不是缺少微量元素?
其實父母們的擔憂過多了。一般情況下,以我們目前的生活水平,只要孩子不挑食,不偏食,飲食均衡,消化良好,從食物中攝取的微量元素就已經足夠了,不需要額外補充。
如果孩子偏食嚴重,身高體重與標準差距過大,可以帶孩子到專業醫院接受專業的微量元素檢測。衞健委禁止的是“非診斷治療需要”,如果是診斷治療需要是可以檢測的。
專業的醫生會根據檢測結果、配合其他的檢查指標、孩子的飲食情況和症狀進行綜合的診斷,更會對症下藥進行科學有效的治療。
所以按照國家規定,孩子進入幼兒園不需要進行微量元素檢測,如果幼兒園要求,父母為了讓孩子順利入園,也只能檢測,但是並不需要在意檢測結果,更不需要遵照這個結果去給孩子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