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兩天收到一個讀者消息。
其實哈,這個讀者是把“啓蒙”和“學習”搞混了,“啓蒙”靠的是感受和體會,而學習才是“記住”,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東西!
先説説“學習”哈,學習是這樣產生的。
咱們人類啊,在瞭解自然的過去幾千年來,有很多聰明的腦袋瓜子,通過觀察,發現了一些規律。
例如,有個叫阿基米德的傢伙,洗澡時踩進滿水浴缸時,發現溢出的水應該和自己泡水裏的體積是一樣的,但重量不一樣,於是一拍腦袋瓜子,發現了“密度”這個概念,這個過程是很具象的。
但是你想,我們小學到高中教科書,12年就要學完幾千年那麼多聰明腦殼花了一輩子發現的東東,要跟娃子們一個個示範,編教材的老師們表示壓力山大啊!
得了,不囉嗦直接上乾貨:公式放這兒,密度=質量/體積,娃子你們背吧!
這就造成了一個必然的結果:除非遇上一個很牛掰的老師(擇校問題,運氣問題),不然娃子就只能乾瞪眼了。
畢竟信息量很大,不是真的經歷了阿基米德踩浴缸那門子事兒,這一堆公式真心很抽象啊!
於是很多娃子,原理不懂,靠“背”去吃知識,開始可能還能靠勤奮糊弄一下下,後來到了高年級,知識點互相交雜,看着就越來越錯綜複雜,然後就嗝屁了,成為了傳説中的學弱。
傳統學校體制這種以“吃知識”為主的教育,叫“學習”。
雖然不給力,但也是迫於無奈啊!
而啓蒙就完全是另一回事兒。
啓蒙指的是在娃正式學習之前(0-6黃金期),讓娃子通過真實的互動和體驗(讓娃子去浴缸踩水也得),讓他們理解根基性知識背後具象的原理。
真的瞭解了概念,有了具象的感受和認識,對根基性的知識才紮實。
同時,娃子也會掌握了具象化思考抽象問題的能力,以後到高年級,後勁才足。這種就是傳説中的學神。
為啥咱們常常説,要早早開始啓發娃的數學思維(啓蒙),但不會説讓娃3歲就開始刷題(學習),就是這個道理。
2
説到這,我想起來一個故事。
08年,我的鄰居漢娜收養了一個福利院的女孩,叫賈思敏(Jasmin),10歲四年級。
搬來我們學區(市教育最強區)後,本來就墊底的她,順理成章就成了倒數第一。
於是漢娜求我每週抽幾個小時給她補習。看完她的數學作業我要昏古七了,連2位加減錯誤率都高達70%以上,真是做錯是常理,做對是運氣!
賈思敏數學主要有兩個問題:
1.對“數”完全木有概念,十位加減靠死背,記錯就算錯!
2.粗心。
粗心是次要問題,因為不懂才亂試,亂試就心虛,心虛自然就粗心——解決了本質問題1,附屬問題2自然就迎刃而解。
所以開始給她補習,我是完全拋開作業,而是從幫她理解“數”開始的。
學校“霸王硬上弓”式數學,娃看到的數是醬嬸的:
真抽象啊。
在來個“寓教於樂”啓蒙的無良商家,給你推薦個數學啓蒙產品,娃看到的數是醬嬸的:
這只是披着糖衣外皮的抽象化東東啊,換湯不換藥好不好?
真正的具象的數,應該是醬嬸的:
或者醬嬸的:
於是,為了讓賈思敏具象地看到十位加減是怎麼工作的,我就買了一大盒小塑料珠,玩數珠子。
一開始是玩10個以內的,這麼玩法:先分組,1個珠子叫光棍組,2個珠子叫二人世界組,3個珠子叫爸媽娃三口之家組,一個二人世界組加三口之家組就叫五口組。兩個五口組在一起就成了十人大家庭。
別以為擺弄珠子對一個十歲娃很幼稚,當賈思敏通過擺弄一組組珠子,具象地看到數的本質時,她別提多高興了。
她驚喜地給我説:
4原來就是兩個二人組,或者一個光棍加一個三口之家;
6原來就是3個二人組,或者2個三人組,或者一個五口組加一個光棍;
7原來就是……
這時候,這個班級墊底的學弱,其實已經具象地看到了數,還具象地看到了十位以內加減,甚至乘除!
發現本質奧妙的那一刻,對每個孩子都是無比驚喜的,甚至對於一個學渣娃。
後來當我覺得有把握時,和她一起做學校作業,發現錯誤率已經降低到10%以內,要知道,之前那可完全是碰運氣似的:
以前:按學校教的加減法則。看錯位不小心 56+69算成了384,一點感覺都!沒!有!
再加上粗心,每次驗算都算出不同結果,於是得出一個牛逼的結論:“原來算數是一個隨機事件!”
後來:題目一眼喵過去,已經知道大致結果,算的時候心裏清楚有把握。
粗心算錯位,當場就發現了,趕緊重來。(你想想考試節省多少時間?)
這個階段的概念也已經牢固以後,我就幫她對百位以內的數產生直觀感覺。
我和她一起拼貼了好幾張大紙,畫了100個格子,寫上1到100,然後用小珠子玩分組遊戲。很快她就開始叨叨了:
“我好喜歡22,33,44這類數字啊,看起來很聽話的樣子……
我也很喜歡後面是2,4,6,8,0的數字,他們至少是能分成兩組的。
我恨死17,23,29這些傢伙,一看就很拽的樣子,討厭死了……”
這意味着,她已經開始對二位數乘除,整除,質數產生直觀概念了。
就通過玩遊戲,而不是做題,賈思敏對數已經完全排除了陌生感,用了一年時間,才終於甩掉了後進生的帽子。
所以,從賈思敏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出,數學的根基是“數感”,數感就是對概念“直觀的參透和感受”。
如果她早期就能得到正確的數學啓蒙,後期“學習”的過程也就不會這麼波折了。
3
説完賈思敏的故事,再説説我朋友。
評優之前就聽説過賈思敏,深諳數學啓蒙要趁早的道理,於是從娃3歲起就摩拳擦掌開始搞啓蒙了。
她買了一大堆教具、玩具,本來自己想的挺好,寓教於樂嘛,應該不難。
但誰知道折騰了好久不得要領,娃現在只要看見老母親端那些勞什子“玩具”出來就和遭雷劈了一樣。
今年娃已經4歲了,據説還是不能真正做到數和量的對應,不知道5比3多2,朋友天天在家捶胸頓足。
為了親子關係不要破裂,我建議她還是選個好點的機構,讓老師教吧,畢竟數學老師不是誰都能當……
剛好前陣子我們在接觸周爺爺參與研發的你拍一(就是打造出超級受歡迎的“摩比愛數學”的周建新爺爺),就讓朋友娃子去試聽下,順便給我反饋情況。
有意思的是,你拍一試聽的那節課,剛好講的就是5以內的比大小,娃一下給開竅了!
這裏要先説個有趣的情況哈,那就是,小編娃從小學的數字手勢是奶奶給教的,是中國人傳統的那一套:
但上你拍一的課時,老師第一個點就提到,不要讓小孩記這個!因為不利於他們在腦子對數學產生具象化思維。
最好是這樣:
在課上,為了讓娃子方便理解比大小,老師用了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左手“對”右手,瞬間就解決了問題。
比如左手是5,右手是3,5比3多幾呢?
用左手的5個手指對應右手的三個手指,多出來的倆手指就是答案啦!
這其實就是我剛才説的,把數感具象化的過程。
別看只是一個簡單的小技巧,自從娃子掌握以後,對“數數”的自信心得到極大提升!
朋友母女倆針對“比大小”展開的曠日持久的“對戰”總算結束,娃對“數學”的感覺也親近了很多。
不得不説,靠譜的機構還是比老母親有辦法!
來源:英華蘭DrBing(HiDrBing)DrBing,知性逗比德國兒童教育學者,精通英法德三語,遊走生活於多個國家和文化,通過對無數孩子和不同階層家庭背景孩子和成人生命軌跡的思考,呈現給你一副兒童教育最總體的畫面,告訴你早期養育和孩子一生命運的邏輯關係。原文標題《我是如何幫倒數第一的學渣逆襲的?給你一套百試百靈的神奇方法!》轉載已獲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