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Evan
本文整理自第17期智慧父母讀書會直播
拉至文末可預約本週五的讀書會直播
我經常收到一些家長關於孩子學習的諮詢。例如:
Evan,我的孩子很努力的做功課,學習很上進,但次成績為什麼卻始終沒有起色?
或者,Evan,我的孩子學習很認真,做了不少題,也上了補習班,但為什麼他的物理成績卻總是徘徊在及格線邊緣呢?
再或者Evan,為什麼我的孩子做事總是淺嘗輒止,吵着要學吉他,但學了幾天又沒興趣學了呢?
確實,每位父母都望子成龍,都希望培養孩子在某些領域能夠取得非凡的成就。那麼該 如何培養孩子從新手變成高手呢?你又能為了你的孩子做些什麼?
孩子的學習困擾和很多父母,特別是從中學階段開始,孩子的學習變成了家裏的頭等大事,我也看到很多孩子一直刷題,眼睛從100度刷成了600度,但是 成績卻沒有任何起色,我看着都很心疼。
父母每天在職場打拼已經很辛苦了,下班後更希望可以高質量陪伴孩子,希望幫助孩子學習上有所提升,但父母卻總感覺自己使不上什麼勁。你有沒有這種感覺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非常想跟您分享一本書,名字叫 《刻意練習》,我覺得這本書對於父母指導孩子的學習有很大幫助。我經常比喻説“父母就是孩子的教練”,只要你掌握正確的方法,完全可以幫助孩子拒絕低效的勤奮,無效的刷題。
所以我打算結合孩子的學習問題,好好拆解一下《刻意練習》這本書中講到的精華方法。希望您看完後,能夠有所啓發與幫助。如果您喜歡我講的內容,歡迎分享給周圍的父母或老師。 (*拉至文末,點擊“閲讀原文”,即可免費訂閲收聽)
毫無目的的反覆練習
反而會讓孩子的能力水平下降
首先,咱們先從孩子的學習時間講起。
咱們小時候一定聽過這個故事:李白在路上看到一位老太太拿着鐵杵想要磨成繡花針。李白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而老太太笑了笑説: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滴水都能穿石,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的確,我們從小被教育只要有恆心、有毅力,苦心人、天不負,勤學苦練就會取得成功。於是我們傾注了大量時間不斷地練習、刷題、背單詞,不斷重複,企圖通過大量的練習達到孰能生巧的效果。
相信大家都有聽説過1萬小時天才理論,如果在一個領域堅持1萬個小時,就能夠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並非天資超人一等,而是他們付出了持續不斷的努力。
換句話説,1萬小時天才理論強調任何人只要經過了1萬小時的訓練,都能從平凡變成卓越,這聽起來很讓人振奮吧。但冷靜下來想一想,似乎覺得哪裏不太對勁。
舉個例子。有三位司機,第一位是一名普通的司機比如我,有10年的駕齡,第二位是一名出租車司機,5年的駕齡,第三位只是一名專業賽車手,2年的駕齡。如果按照時間長短來分析,我作為普通司機,我的駕齡最長。
但事實上,如果以開車技術來排名的話,毫無疑問,2年駕齡的賽車手反而會是第一,我可能還不如出租車司機車技好,雖然我比出租車司機多開了5年車。
再比如,一個班裏的孩子一起學數學,從小學到高中,但最後每個人的成績大不相同。因為有很多有孩子最後都沒弄明白如何學習,雖然已經刷了上百本練習題。
所以,成為某個領域裏卓越的人並沒有固定的時間限制。關於1萬小時,也並沒有什麼特別和神奇之處。
作為父母培養孩子成為高手的過程中,你首先要明白:學習任何一項技能,時間是最基本的條件,但不同專業、不同領域練習時間各不相同。學語言、學樂器、學下棋、學跑步,花的時間肯定是不一樣的,練習的成果並不與時間的長短相關,不是説只要付出時間,你就一定能進步。
成功與練習時間並不完全成正比,毫無目的地反覆練習1萬個小時可能會讓我們的水平停止不前,甚至使我們的能力水平反而下降(比如身體疲勞,比如情緒厭倦、比如意外受傷等等。
讀書的時候,我們經常聽老師説一句話: “學習學習再學習”。這句話我小時候一直沒有弄明白什麼意思,以為就是一句熱血的雞湯口號。後來自己從事教育,教了很多學生後,我才逐漸明白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學習學習再學習”正確的讀法是“學習學習,再學習”意思就是:先學會學習方法再去學習。
所以當代的文盲不是不認識字,而是不懂學習方法。作為父母,如果你培養孩子讀書,要先教孩子正確的學習方法,要不然即便孩子願意花了1萬小時練習,最後也沒什麼效果,反而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 練習要先掌握方法。
▼
少年商學院 孩子瘋狂刷數學題就能拿高分?很多家長都忽略了這一點。 更多視頻請關注:@少年商學院 #學習 #孩子 #學習方法 #教育 #刷題 #數學 #父母 #學校
視頻號
很多使勁努力的孩子
可能只是在“天真練習”
在講刻意練習的方法之前,我想你還需要了解一個概念叫做《天真練習》。根據我的觀察,很多孩子學習成績提不起來的原因就出在所有的時間都花在了天真練習上。所以我有必要把這點單獨摘出來講一講。
首先,什麼是天真練習呢?中文的字面理解比較模糊,天真的練習?是很幼稚的練習嗎?後來我查看英文原文一下就明白了,天真練習的英文是 simple repetition(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簡單重複的練習)
所謂“天真的練習”,基本上只是反覆地做某件事情,並指望只靠那種反覆,就能提高表現和水平。
心理學教授安德森·埃裏克森在《刻意練習》這本書裏講到了這樣一個案例。一位音樂學院的老師發現班上的一位學生總是一直沒有進步,他就想跟這位學生了解一下情況。
老師説:從你的練習清單可以看出,你每天練習1小時,但你每次測試的時候,成績只有C。能不能解釋一下原因?
學生: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我昨天晚上都有練習啊!
老師問:你演奏了多少次?
學生:10次或者20次。
導師:你彈對了多少次?
學生:唔,我不知........ 一次或兩次吧........
導師:哦...... 你是怎麼練習的?
學生:我不知道。我只是埋頭彈!
這個案例給我很大的共鳴。我曾經在教初中數學的時候也遇到過這樣的學生。班上有一位女生真的很勤奮、很刻苦,每天都在班級的角落裏勤奮地做題,但是成績一直都不是很好。
後來我發現她就是在天真的練習。她企圖通過刷很多題來總結出規律,靠反覆做題來達到條件反射的水平,看到這道題就能很快地解答出來。但是數學題目是千變萬化的, 最核心的思維是學會:舉一反三。
這和文科的學習完全不同,文科你可以看到上句立馬條件反射出下句,但是每道數學題都是需要一步一步地解答,兩者的思維完全不同。所以千萬不能拿着學語文的思維套數學。這樣,就算孩子投入了10000小時,也不會學好數學。
此外,埃裏克森教授還提到, 人們長期埋頭練習之後,會近乎本能地進入到自動化的反應。這種不假思索的反應,使他乍一看非常像一個行家,但這並不能代表他已經達到的專家的水平。
這句話很繞,舉個例子,比如小明可以非常順暢地背誦很多古詩或者是一篇文章,背誦速度也非常快。但小明這只是一種熟練的自動化背誦狀態,並不能代表小明已經是一位專家級的古詩詞研究學者。
相反,埃裏克森教授提到,這種自動化的狀態,如果小明非常的滿意,那麼他就很難再有所進步了,即便他每天還在不停練習背古詩。
再舉個例子,觀察到的一些孩子做題的時候,只重複地做自己會的題目。比如一張卷子,只挑會的做。比如選擇前6題,大題前2題,最後的2道題目看都不看,就等着老師上課講。媽媽在旁邊也不太瞭解情況,看表面還覺得:我的孩子多認真啊,又勤奮,我要好好獎勵一下他。殊不知,這樣的練習就算做再多再快,水平也不會提升。
最後説一個職場面試的段子,有個在某行業從業10年的人去應聘,HR看過他簡歷後,給他應屆生一樣的薪資待遇。他非常不服氣地説,我有10年工作經驗,你憑什麼給我應屆生的待遇?
HR回答:你那只是一個經驗,重複了10年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教了10年的書,突然發現他可能還不如一個幹了3年的年輕老師出色的原因。這句話雖然很殘酷,但這確實是很多職場人的現狀。
天真練習這一部分給我很大的感觸。我在準備課程的時候,彷彿也看到了自己曾經的影子,以為不斷地重複也能提高。結果是花了時間,卻依舊原地踏步, 唯有走出舒適區、帶有目的性地刻意練習才能繼續往上提高。
希望這能夠給你帶來啓發,也希望每位家長在輔導孩子學習過程中,多多關注孩子是否在做天真的練習。
讓孩子有目標地練習的四大方法
接下來我們來講講,父母該怎麼做才能幫孩子不斷進步?
首先,什麼是刻意練習呢?
刻意練習區別於天真的練習,它是一種有目的的練習,同時又超越有目的的練習。這句話講起來比較繞。簡單的理解就是練習分成三種:
如果咱們畫一個三角形,三角形的最低層是 天真練習;中間一層是目的的練習(我稱之為 目標練習);最上面一層是 刻意練習。 也就是説目標練習是邁向刻意練習的基礎,也是關鍵的一步。
我個人認為,父母在輔導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特別是孩子處於小學的階段,一定要幫孩子把天真練習轉變為目標練習。目標練習是孩子學習刻意練習的基礎。它會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那什麼是“目標練習”呢?埃裏克森教授總結了目標練習的4個要點。這4個要點非常的關鍵。
第一: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目標可以有效的引導你練習的方向。書中,埃裏克森教授舉了一個案例。史蒂夫訓練數字記憶,一開始沒有制定長遠目標,他從一個極具針對性的短期目標開始,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多記住一個數字,然後逼着自己每天增加一個數字,使自己能夠記住,從而達到切合實際的進步。
父母在輔導孩子練習的時候也要制定目標,比如練習彈鋼琴,你可以給孩子制定“連續三次,不犯任何錯誤,以適當的速度彈完曲子”。如果不制定練習目標,孩子就會漫步目的地練習,甚至是敷衍了事。制定目標的時候,你不妨從寫下一個極具針對性的短期目標開始,積小勝為大勝,最終實現長期目標。
第二:保持專注。
想要取得進步,必須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你的任務上。
我們經常在輔導孩子學習的時候説“寶貝,你要提高學習效率”,工作的時候,老闆也説“你要提高工作效率”。那麼到底怎麼才能提高效率呢?
我最深切的感悟就是:“達到高效的唯一途徑”就是專注。人只有專注,才能進入一種心無旁騖,內心篤定的狀態。你手上正在做的事情就是全世界,其他全部的事情都不重要。
舉個例子,例如孩子拼樂高積木的時候,或者讀《哈利波特》的時候,或者彈琴的時候,再或者解一道數學題的時候,就會非常的專注,專注到甚至忘記吃飯。
這種專心致志的訓練過程:一方面能讓你靜下來,慢下來;另一方面,能讓你不知不覺地形成一種心流,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人的創造性和做事的效率才得以真正顯現出來。
第三:目標練習需要反饋。
反饋的目的是幫助你搞清楚哪方面不足,哪方面做得不對,距離目標有多遠。
對父母來説,在指導孩子練習的過程中,最重要的角色就是給反饋。檢查作業就是在給反饋,但如果你只是看一下,看作業紙上都寫滿了,然後籤個字就得了,這就是無效的反饋。給孩子反饋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好的地方在哪裏,不好的地方在哪裏。 而且父母在給反饋的時候,要多多鼓勵。
之前有媽媽跟我説:我兒子寫字總是亂七八糟的,寫10個字,8個字都不合格,每次我都忍不住想罵他。老師,你覺得我該怎麼辦呢?
很多媽媽在給反饋的時候,總是看到孩子的不好。10個字寫不好,還有2個字寫得好,那你不妨好好跟孩子分析一下這2個字為什麼寫得好,哪裏寫得好。
“兒子,你看,這個字,這一橫寫的真好;這個字,你寫的大小剛剛好。下次10個字,咱們爭取寫3個好。”這樣跟孩子講,孩子會覺得得到了鼓勵,他會努力地寫得更好。
這種感覺就像咱們在職場上班,老闆總説你這裏幹不好,那裏幹不好,那你一定會心理很不舒服,“我也有很多做的好的地方啊,你怎麼總看到我不好的地方呢?”所以給反饋很有必要,更要給同理,給鼓勵,給方法。
那麼沒有人給反饋該怎麼辦?
埃裏克森教授也給出了方法,就是“自己給自己反饋”。怎麼做呢?
舉個例子。本傑明富蘭克林在學寫作的時候,他就找了一本文章質量很高的雜誌,將其中的文章一篇一篇的拆開,然後再模仿每個句子的單詞及語法自己寫一篇差不多主題的文章,最後再和原文進行對比,尋找差異和改進的地方。 所以模仿是一個非常好的反饋方法。
另外, 運用錄音或者攝影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例如自己訓練羽毛球或者高爾夫球,就可以把自己打球的動作錄下來,然後反覆觀看,檢查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如何改進。同理,學英語的時候,也可以把自己的發音錄下來,然後進行對比,不斷優化發音等等。
總之,不論你努力做什麼事情,都需要反饋來準確辨別你在哪些方面還有不足,以及怎麼會存在這些不足。如果沒有反饋(無論是你自己給自己提出的,要麼是局外人給你提出的), 你不可能搞清楚你在哪些方面還需提高,或者你現在離實現你的目標有多遠。
第四:目標練習需要走出舒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