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飯前還是飯後喝湯?這些喝湯誤區你一定有犯過
湯的營養價值很高,是我們餐桌上不能少的美食。不過,關於喝湯的時間有很多説法,究竟是飯前還是飯後喝湯最好呢?在這裏,就來為大傢俱體介紹一下要怎樣喝湯最有益健康吧。
什麼時候喝湯才合適?
飯前喝湯。常言道:“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這話是有科學道理的。這是因為,從口腔咽喉、食道到胃,猶如一條通道,是食物必經之路,吃飯前,先喝幾口湯,等於給這段消化道加點“潤滑劑”,使食物能順利下嚥,防止乾硬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同時飯前喝湯還有一個功效就是可以增強人體的飽腹感,這樣就不會對食物有慾望,而且對於熱能的吸收很有效果,飯前的一碗湯,大概可以吸收100-190千卡的熱能,這樣對於愛美人士來説是個不錯的選擇。飯前喝湯可以有效的降低對食物的吸收,同時湯料也補充了人體所需營養,這樣既可以起到供給營養,又能保持身材的效果,是不是很好呢。
飯後喝湯。飯後喝湯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適宜身體虛弱消化功能不良等營養缺乏者、體質較差的老人,飯後喝湯對輔助消化吸收及補充營養有一定幫助。所以,有營養學家認為,養成飯前或吃飯時不斷進點湯水的習慣還可以減少食道炎、胃炎等疾病的發生。同時也發現,那些常喝各種湯、牛奶和豆漿的人,消化道也最易保持健康狀態。
飯間喝湯。吃飯中途不時進點湯水也是有益的。因為這有助於食物的稀釋和攪拌,從而有益於胃腸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若飯前不喝湯,吃飯時也不進湯水,則飯後會因胃液的大量分泌使體液喪失過多而產生口渴,這時才喝水,反而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吸收和消化。
中午喝湯。早、中、晚哪一餐更適合喝湯呢?有專家指出,“午餐時喝湯吸收的熱量最少”,因此,為了防止長胖,不妨選擇中午喝湯。而晚餐則不宜喝太多的湯,否則快速吸收的營養堆積在體內,很容易導致體重增加。
與此同時,還要注意的是不同人羣應該要喝不同的湯品。
不同人羣喝什麼湯好
痛風病人。引起痛風的罪魁禍首是嘌呤。嘌呤存在於許多食物中,特別是各種動物內臟、魚、貝殼類。因為嘌呤是水溶性的,烹煮後大部分便溶入湯裏,所以雞湯、肉湯、魚湯的嘌呤含量往往很高。湯的鮮味拜嘌呤所賜,其鮮味是味精的20倍,海鮮的嘌呤含量高,味道也就比河鮮好。正是這些嘌呤過量進入痛風病人體內後,很快就引起痛風急性發作,或加重病情。
高血脂、肥胖人羣。用豬肉、老母雞、老鴨等燉出來的濃湯,脂肪含量較高,冷卻後常浮着厚厚的一層油花。在物資匱乏、生活艱苦的地區,這些浮油給人們帶來的是滿足和幸福,但在生活條件比較富足的大都市,這些油花帶給人們更多的皮下和內臟脂肪、更高的血脂以及更沉重的健康隱患。建議高血脂、肥胖患者在喝湯時,將表面浮油撇去,喝餘下的清湯。當然,也可以選擇一些降脂減肥湯,喝湯、治病兩不誤。
補鈣者。老話常説:吃什麼補什麼。想補鈣?非骨頭湯莫屬。而今,這種流傳廣泛的觀念已經被人們用科學數據糾正。骨頭含鈣確實豐富,但骨頭中的鈣因其化學結構的關係很難溶解到湯裏。如果放點醋,可以讓鈣的溶解度有所增加,但溶解的量畢竟有限。
最後,再來了解了解喝湯都有哪些誤區吧。
喝湯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只喝純湯。很多人習慣只喝湯,不吃肉。其實,不管是哪種湯,就算是熬煮很長時間,湯很濃郁,湯的蛋白質也只有約6%~15%,85%以上的蛋白質營養仍是在肉的本身。所以,僅喝湯不吃肉,會有很大的損失。
喝湯速度快。如果喝湯速度很快,等意識到有飽腹感時,説不定已經過量了,這樣容易導致肥胖。喝湯也應該“細嚼慢嚥”。不但可以充分享受湯的味道,也給食物的消化吸收留有充裕的時間,並且提前產生飽腹感,不容易發胖。
用餐最後才喝湯。很多人習慣先用餐,後喝湯。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喝湯習慣。正確的順序一般是先喝湯,再用餐。因為,先用餐的話,就可能是已經吃飽了,吃飽後再喝湯,就容易導致營養過剩,造成肥胖,而且湯會沖淡胃液,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喝滾燙的湯。人的口腔正常温度在37℃左右,而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承受的温度,也只有60℃左右,超過此温度容易造成黏膜損傷。而且,還要注意的是,愛喝熱湯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所以,應該等湯稍涼再喝,這樣可以保證身體不受到疾病的威脅。
每頓飯都喝好幾碗湯。喝湯也是有忌諱的,不能什麼湯都喝,也不能什麼湯都多喝。如果某種湯屬於高熱量、高鹽分、高嘌呤類的,就不能多喝,尤其是患有痛風、腎臟病及高血壓的人,應避開喝這些湯。一般人吃飯時,可以緩慢少量喝湯,以胃部舒適為原則。
正確的喝湯,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選擇哦。
來源: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