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日常哄睡難,可能是媽媽三方面做得“太過”,睡前儀式別做錯
定稿:歐陽比文
睡覺、餵奶、生病,是媽媽在照顧嬰兒時,都會感到頭痛的三大難題,其中寶寶睡覺問題最為折磨人,許多寶媽直言:“看見孩子在那鬧覺,真恨不得打他一頓。”
雖然放了狠話,但是當媽的哪下得去手?最後還是乖乖地抱着哄這個不睡覺的小祖宗。多數媽媽還沒有意識到,也許正在進行的哄睡方式本身就是不正確的。
寶寶鬧覺是什麼體驗?孩子不睡媽媽崩潰
小秋本打算產假休完就把孩子交給婆婆來帶,但是千算萬算沒想到,小寶寶居然這麼不省事兒,每次都要哭喊一通。
非得又抱又顛才能慢慢入睡,老人身體哪能吃得消?小秋不得已推遲了上班計劃。
因為寶寶睡得多,有時含着奶就睡過去了,這樣反而入睡更快,小秋喜出望外,以為自己找到了哄孩子入睡的好方法。但是小秋最近發現,孩子對奶睡的依戀越來越重,到了晚上也會一直哼唧。
慢慢小秋越來越分不清寶寶哭鬧是因為餓了還是因為困了,睡覺的時間規律一塌糊塗,眼看着自己就要上班了,這可怎麼得了?
嬰兒生理特徵決定,入睡就是比大人困難
對於身體健康的成年人來説,困了就睡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為什麼到了寶寶那裏,睡個覺就那麼難呢?兒童大腦發育不完全,操控睡意的神經同樣十分敏感。
一般情況下,新生兒的每天睡眠時間平均需要14~20小時。淺睡和深睡狀態輪番出現,每2~4小時醒來要吃奶,進入睡眠狀態需要數分鐘到1小時,晝夜節律尚未建立。
新生嬰兒淺睡眠期佔比較大,而成年人則沒有這個困擾,這也是為什麼寶寶不僅不愛睡,反而容易醒的原因。想讓孩子入睡更容易,睡前的哄睡操作十分關鍵。
媽媽三方面別做得“太過”,錯誤的哄睡方式不可取
1. 過度奶睡
嬰兒吮吸母乳的過程確實能讓孩子快速安靜,達到安撫效果,但不利於良好睡眠習慣的養成。
過度奶睡會增加吃夜奶頻率,擾亂孩子正常睡眠規律,對母親形成過度依賴。在長牙後更有加重齲齒的可能。
2. 過度搖晃
2002年至2007年間,瑞士共發現50個嬰兒由於被父母或看護人員搖晃而令大腦受到損傷。
有些寶寶在爸媽懷抱,並不喜歡安分待着,一定要來回走動、搖晃才肯乖乖睡去,否則就哭給你看。
有些媽媽因為覺得這樣有效,或是心中焦躁,不自覺地會加大搖晃力度。這樣的行為極易傷害寶寶大腦。
3. 過度陪睡
在嬰兒期為了給予寶寶更好的照料,許多媽媽都會與孩子一起睡,實際上這樣同樣不是一個良好的睡眠習慣。
過度陪睡會養成寶寶過於依賴,對於嬰兒來説,適當培養獨立性,有助於後續睡眠習慣的建立。
想要輕鬆帶娃,建立睡前儀式很重要
1. 吃、玩、睡分離
在幼兒時期,為避免分不清寶寶的吃、睡需求,一定要把這二者分離開。吃飽後適當陪孩子玩一會兒,寶寶感到勞累會很快萌生睏意。白天用“吃玩睡”固定入睡習慣,晚上可以直接吃和睡。
2. 固定睡前行為
嬰兒不論是吃奶還是睡覺,都是出於本能,這就導致了不規律性。媽媽要做的就是幫孩子固定睡前行為、培養睡眠規律。
每次睡覺之前,先拉窗簾或關燈,接着和寶寶説説話,不要讓孩子做太多活動以免刺激神經興奮。久而久之,當媽媽重複這些動作時,寶寶就知道到了要睡覺的時候了。
3. 讓孩子適應獨處
嬰兒時期的寶寶也並不建議和媽媽睡在一起,以免翻身等動作壓到寶寶。孩子大一些,可以逐漸分牀,培養入睡的自主意識,適應獨處,減少依賴。
糖果媽媽叮囑:看護孩子一定要有耐心,注意觀察孩子的日常表現,才能快速摸索出育兒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