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小高峯來臨 5歲及以下易感兒童可接種疫苗預防重症

手足口病小高峯來臨 5歲及以下易感兒童可接種疫苗預防重症
資料圖片

每年10-11月是北京手足口病的小高峯。《疫苗》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EV71疫苗(手足口病疫苗)與乙肝疫苗、A羣流腦多糖疫苗、麻疹風疹疫苗、乙型腦炎疫苗可同時接種,且具有良好免疫原性與安全性。接種疫苗真的能一勞永逸嗎?

科普專家:北京兒童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醫師李紹英、北京兒童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醫師 胡冰

Q: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有哪些?

A:手足口病的傳染途徑較多,可經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還可通過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皰疹液等傳播。儘管絕大多數手足口病患者會對感染過的腸道病毒血清型產生保護性抗體,感染同一腸道病毒血清型而重複發病的幾率較低,但是多種腸道病毒血清型均可引起手足口病,且相互之間無交叉保護,同一兒童可能因感染不同腸道病毒血清型而多次發生手足口病。

Q:患兒發病會出現哪些症狀?

A:大多數患兒發病時往往先出現發熱症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疹子,口腔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兒還伴有咳嗽、流涕、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兒童,尤其3歲以下的幼兒,如果出現持續高熱不退,精神差、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呼吸及心率增快,出冷汗、手足冰涼等末梢循環不良現象,應考慮到有重症的可能,並儘快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
 
Q:接種疫苗可以一勞永逸嗎?

A: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中以腸道病毒71型(EV71)、柯薩奇病毒A16型(CA16)、柯薩奇病毒A6型(CA6)和柯薩奇病毒A10型(CA10)較為常見。市場上已有的“手足口疫苗”都只針對EV71病毒,並不能預防其他種類的腸道病毒,且屬於二類疫苗,需自費接種。EV71是導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的主要病原,雖然不能預防所有手足口病,卻會顯著減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發生。
 
Q:如何科學預防手足口病?

A:5歲及以下兒童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易感人羣,除接種疫苗外,預防手足口病的關鍵是注意家庭及周圍環境衞生,講究個人衞生。飯前便後、外出後要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的食物;居室要經常通風;要勤曬衣被。流行期間不帶孩子到人羣密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Q:如何與口腔潰瘍區別?

A:很多家長都會把口腔潰瘍跟手足口病搞混,導致孩子未能及時就醫。感染引起的口腔潰瘍,疹子一般集中在口腔內;而手足口是多處有皰疹,雖然最常見口腔裏,但咽喉鼻頰黏膜牙齦也都可能見到,甚至有的疹子起在手背腳背,最常見手心腳心,腳趾縫、手指縫、臀部,嚴重可到膝蓋、肘關節。此外,口腔潰瘍的皰疹是圓形或橢圓形,中間凹陷;而手足口的疹子是泡狀或小紅疹。
 
Q:如何與皰疹性咽峽炎區別?

A:臨牀中,手足口病常常與皰疹性咽峽炎混淆。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臨牀表現為發熱和口腔咽頰部皰疹,少數病例會出現高熱驚厥、腦炎等併發症,大多數為輕型病例,有自限性,病程一般在4-6天,偶爾延至兩週;手足口病早期像感冒,起病急,發熱,一般為38℃左右,患兒可能會出現咳嗽、流涕、食慾下降、噁心、嘔吐等,或1-2日後手掌或腳掌出現米粒大小的皰疹,有時也會出現在臀部和膝蓋處。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趙琳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15 字。

轉載請註明: 手足口病小高峯來臨 5歲及以下易感兒童可接種疫苗預防重症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