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淡定、優雅地接受大便常規檢查?“有味道”的科普來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張玥潔 戴玲珊 記者 何麗娜 部分圖片由醫院提供

一早,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檢驗科的體液檢查窗口就來了一位家長:

“醫生,寶寶的大便在尿不濕上。早上新鮮的,我帶來了,你看看。”説着,家長從保鮮袋裏取出尿不濕,要給醫生展示。

“別別別!大小便檢查要根據要求放到醫院提供的盒子裏。”主管檢驗師葉一鳴説。

“那我把便便從尿不濕擠出來放到這個盒子裏行嗎?”患兒家長用方便的方法解決。

如何淡定、優雅地接受大便常規檢查?“有味道”的科普來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大便裏混着小便可不行。再説,寶寶的這個樣本是不是超過1小時了……標本留取不正確,會影響檢驗結果準確性的。”

類似的對話,幾乎每天都要進行。為了不再一遍又一遍,解釋這些“便便”的問題,紅會醫院的檢驗師們決定,是時候給大家做一次“有味道”的科普了!

一、為什麼要做大便常規檢查?

作為常規檢查項目之一,醫生通過檢查結果可以初步判斷患者的消化道有無感染、有無出血,也能間接胃、腸、胰腺、肝膽的功能狀態。此外,還能幫助診斷蛔蟲、蟯蟲、阿米巴感染。

二、大便檢查的正確方式

1、取樣前:

大便檢查前應該維持正常的飲食,不暴飲暴食,檢查前的三天內儘量不服用維生素C、鐵劑,不吃動物內臟、菠菜等食物。此外生理期的女性不建議進行大便常規與隱血檢查。如果有以上情況,請及時告知醫生以及檢驗科工作人員。

2、取樣容器:

推薦使用專用帶蓋的一次性大便取樣杯。日常生活中的藥瓶、紙盒、紙杯、衞生紙、尿不濕等等都不適用。

葉一鳴説,家長經常會圖方便拿尿不濕上的大便用於檢驗。但尿不濕會嚴重影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

首先,尿不濕會吸掉大便中的水分,使有意義的細胞成份加速破壞,同時也會大大降低病毒的檢出率;

其次,尿不濕中還可能混有小便,導致檢驗結果不準確。

如何淡定、優雅地接受大便常規檢查?“有味道”的科普來了
3、如何取到合格的大便樣本呢?

①挑取大便的異常部分最為重要(比如帶血、帶粘液的部分);

②樣本不能混有小便和便池污水

③留取一個指甲蓋大小的樣本量比較適合,需要寄生蟲檢查的標本可以多位點取樣送檢

④一份新鮮的樣本更受歡迎,建議在1小時內儘快送檢。

三、正常的大便長啥樣?

正常成年人的大便形態呈黃褐色、軟、成形的香腸狀,大便頻率為一天一次或者兩天一次。

嬰幼兒的大便不同於成人,大多呈黃色或者黃綠色、稀糊狀,排便的次數跟寶寶的年齡以及餵養方式有關,但頻次高於成人。

如何淡定、優雅地接受大便常規檢查?“有味道”的科普來了
四、這些形態的大便不健康

時常關注大便顏色和性狀的變化,有利於我們及時發現身體發出的某些警告。比如:

大便變硬呈小球狀,有便秘的傾向;

大便稀糊或者稀汁狀,像芝麻糊或者蛋花湯,頻次增多;

大便帶有粘液像鼻涕、或者膠凍狀像果凍一樣;

大便帶鮮血或者混有血絲;

大便漆黑光亮的柏油樣;

大便像果醬一樣,粘液伴有鮮血。

遇到這些情況,就需要前往消化科就診。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2 字。

轉載請註明: 如何淡定、優雅地接受大便常規檢查?“有味道”的科普來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