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爸爸沒啥用,整天就是玩手機”孩子一句話,道出中國家庭暗傷

文|秘籍君

“喪偶式育兒”可能大家已經説累了。而且在鼓吹男女對立的當下,説這個恐怕要被罵。

但我這兩天經歷的一個事,讓我對這個詞有了新的感觸。

這是源自我家侄子的一番話。

前兩天趁着週末帶女兒去我哥家,倆孩子見了面立刻開玩。女兒建議玩過家家遊戲,女兒當媽媽,女兒手裏的布娃娃當寶寶,由小表哥當爸爸。

但這個六歲的小娃立刻拒絕:

“當爸爸沒什麼用,整天就是玩手機,也沒有咪咪給寶寶吃。”

我逗他,可你是男孩,將來就是要當爸爸的啊!

他好像被惹惱了“我才不想當爸爸!”

一時間氣氛有些尷尬。

我望向嫂子,她的眼睛似乎有些濕潤,很顯然被觸動了;我又望向我哥,他正窩在沙發裏玩遊戲,對剛才發生的一幕全然不覺。

“當爸爸沒啥用,整天就是玩手機”孩子一句話,道出中國家庭暗傷

這可能是典型的“中國式爸爸”的做派了。

他們白天在外面忙工作,等晚上回到家裏,吃了飯要打開手機,要麼刷視頻要麼玩遊戲放鬆一下。

爸爸在那邊放鬆的時候,由媽媽帶着孩子要麼進行繪本親子閲讀,要麼陪寫作業或搞些其它雞娃項目。等時間過9點,媽媽又帶着孩子去刷牙洗漱,還要一起躺着講睡前故事等等。

那邊,娃爸還沉浸在遊戲當中不能自拔。

或許你會説,娃爸都這樣子了,寶媽不生氣麼。一開始肯定是生氣的,時間長了就習慣了,灰心了,失望外加絕望了。

她們會把孩子當作自己維持這個家庭的主要原因,也會把所有的感情都傾注給孩子。

於是,一個家庭裏,孩子跟媽媽更親密,跟爸爸是相對疏離的。而媽媽也成了一個家庭中實際上的“養娃頂樑柱”——不管是全職在家還是在外上班,孩子的吃喝穿戴、學習教育、性格培養,愛好習慣,什麼都是媽媽來管。

媽媽一邊累着,一邊忍着,可能一忍就忍到了孩子高考,忍到了孩子大學畢業,甚至是結婚成家時。

這就是典型的中國式“撒手掌櫃”型爸爸和中國式“事無鉅細”型媽媽。

是什麼造就了“中國式”爸爸?

“當爸爸沒啥用,整天就是玩手機”孩子一句話,道出中國家庭暗傷

1.孩子習得了父母的家庭協作模式,長大成家後,會認為那樣就是合情合理的

家裏如果有一個大男子主義的爸爸,毫無疑問,也會有個大男子主義的爺爺。

因為,當家裏的爸爸還是小孩子時,他見到的是自己父母的相處方式,自己的爸爸(也就是爺爺) 就是他的榜樣。他會自然而然地認為,父親就是那樣當的。

這有心理學依據。心理學家阿德勒説,父母的婚姻質量,是原生家庭影響孩子的重要因素。這其中就包括了父親對待母親的態度,以及父母在家庭分工合作上的模式。

如果家裏的爸爸是個甩手掌櫃,家裏的一切事務都交給媽媽做,包括帶孩子管孩子。那麼孩子自然會認為,一個家庭裏,丈夫和妻子就是那樣的關係。等他長大成了家,成了丈夫和爸爸,他自然也是個甩手掌櫃。

“當爸爸沒啥用,整天就是玩手機”孩子一句話,道出中國家庭暗傷

2.妻子對丈夫的抱怨或指責,在一定程度上推開了爸爸

作為母親和媽媽,妻子其實是希望丈夫能分擔育兒事務的。但這種“求助”到了嘴邊,往往變成了“怨言”:整天回家就知道癱沙發,你知道我有多累嗎?!當示弱變成指責,爭吵就開始了。

既然我們的訴求是需要幫助,那就不要略過這種情緒上的抱怨,直接對娃爸説出請求即可。這樣娃爸的接受度會高些。

如果你説也説了,可他就是不動,寶媽也要理解,一個人的改變是很慢很慢的,每天只要有一丁點改變,就值得歡欣鼓舞。讓孩子去喚醒父親的愛護和關心,多給予娃爸讚賞的目光,他會越做越好的。

【話題討論:你家那位帶娃多不?】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懂養育懂心理,也關注寶媽自我成長和家庭經營,力當媽媽們的貼心人。

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髮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裏找到答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87 字。

轉載請註明: “當爸爸沒啥用,整天就是玩手機”孩子一句話,道出中國家庭暗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