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糟糕的父母,總是從小告訴孩子家裏窮,讓娃自卑一生難治癒

“中國式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有着很多的共同點,比如很多家長都會習慣於一直為孩子灌輸家裏“窮”的思想,希望能讓孩子懂得節儉和努力,然而殊不知這樣的灌輸,對孩子成長後患無窮。
小時候被父母告訴家裏窮,長大後被困在圍城裏
之前我有一個同事,小時候家裏條件差,父母一塊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也一直在告訴她家裏條件比不上別人,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出人頭地云云。
最糟糕的父母,總是從小告訴孩子家裏窮,讓娃自卑一生難治癒
所以從小她就非常懂事,在學習上也很刻苦,經過一番努力後終於留在了現在的城市,有了一個不錯的工作,也找到了一個愛她的老公,小兩口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小有積蓄,日子過得蒸蒸日上。
然而即便生活條件已經好了很多,但父母當初的訓誡她仍然一直記在耳邊,一件四五年前的外套,到現在還在穿,孩子的玩具都是之前親戚朋友送來的禮物,無論是生活還是其他消費,她都十分“節儉”。
最糟糕的父母,總是從小告訴孩子家裏窮,讓娃自卑一生難治癒
可想而知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她的孩子過得並不快樂,每當小夥伴們穿着漂亮的新衣服,玩着各種各樣的玩具時,她的孩子都是眼巴巴看着的那一個。由於和同齡人找不到共同話題,孩子的性格也變得越來越內向,絲毫沒有那種屬於孩子的朝氣,滿滿都是肉眼可見的自卑感。
最糟糕的父母,總是從小告訴孩子家裏窮
不可否認每個家庭的經濟條件有高有低,有的父母養育孩子確實頗有壓力,然而這卻不是告訴孩子家裏窮的理由,孩子的感知遠遠要比家長想象的更敏鋭也更敏感,家裏經濟條件如何,隨着孩子年齡漸長,他們就很容易就能從外界判斷出來,父母整天為孩子灌輸家裏窮的理念,只會讓孩子養成根植骨髓深處的自卑感,一輩子都困在這樣的牢籠裏。
最糟糕的父母,總是從小告訴孩子家裏窮,讓娃自卑一生難治癒
好的原生家庭治癒一生,不好的原生家庭要用一生去治癒。記得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報道,一名父親帶着七八歲的孩子來到肯德基裏吃漢堡,當孩子正為能夠吃到心心念唸的美食感覺開心時,誰成想剛坐下父親開口的一句話就是:“你吃這一頓飯,我辛辛苦苦半天就白乾了!”
孩子已經七八歲了,雖然當時沒有對父親的話做出回覆,但從他臉上隱去的笑容來看,這句話對他的打擊有多大,這樣的一頓飯有多麼難以下嚥。而父子間這樣讓人窒息的一副畫面,卻恰恰是很多“中國式家長”教育孩子的一個縮影。
最糟糕的父母,總是從小告訴孩子家裏窮,讓娃自卑一生難治癒
在父母這樣的教育下孩子會怎樣?答案是很容易走向兩種極端。一種孩子在長久壓抑之下,逐漸養成了“報復性消費”的習慣,長大以後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成為一名大手揮霍、消費自控能力極差的成年人,用大量的消費來補償那個童年時不幸的自己。
另一種情況孩子會變得過於節儉,就像我的那名同事一樣,生活條件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但還是沒有任何的安全感,性格上的缺陷也一直難以治癒,必須把所有的錢都存下來才能覺得安全點,而這樣過度節儉的消費習慣,又很可能繼續對孩子造成傷害,影響一代又一代人。
最糟糕的父母,總是從小告訴孩子家裏窮,讓娃自卑一生難治癒
好的家庭教育,應該讓孩子更具有幸福感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説“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身為家長與其整天想着讓孩子與金錢較勁,用“家裏窮”的想法去激勵孩子奮進,倒不如給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讓孩子充滿幸福感,可能孩子成功的概率還要更高些。
有的家長可能會覺得,家裏經濟條件不好,又怎麼可能讓孩子成長具有幸福感?然而“窮養富養不如教養”,對孩子來説,幸福感的來源是多種多樣的,無論家裏貧窮還是富有,都可以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為孩子營造一個正向積極的成長環境,才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
最糟糕的父母,總是從小告訴孩子家裏窮,讓娃自卑一生難治癒
有時候家長可能無法在物質上滿足孩子太多的奢求,但是卻可以為孩子塑造正確的消費理念,使孩子明白父母在能力範圍內已經給予了他最好的條件,讓孩子懂得感恩知足,相信只要家長正確引導,每一個孩子都不會嫌棄“家貧”。
最糟糕的父母,總是從小告訴孩子家裏窮,讓娃自卑一生難治癒
老苗結語:
父母哭窮看上去無可厚非,但實際上卻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只要家長意識到問題所在,注意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即便家裏經濟條件不理想,孩子的成長也能充滿幸福感。
今日話題:你身邊有這樣的家長嗎?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68 字。

轉載請註明: 最糟糕的父母,總是從小告訴孩子家裏窮,讓娃自卑一生難治癒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