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西媒:當心!喝水過多也危險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7月10日文章稱,當“因為對身體好”而大量喝水變成一種危險的執念時,你有可能患上了嗜水症。
7月17日,巴黎街頭的一名路人從小販那兒購買瓶裝水。(法新社)
過度飲水也會中毒
文章稱,每個人都知道“2升水的神話”。大量飲水的習慣被賦予神蹟色彩:光潔的皮膚、更年輕的軀體、更旺盛的精力、更健康。但是,當攝水量超過腎臟排泄能力時,血液中鈉含量下降,導致水中毒。隨着時間推移,可能會有輕微症狀,如頭痛、噁心,嚴重者出現抽搐甚至死亡。
我們何以至此?在上世紀70年代,依雲和佩裏耶公司在廣告中引進了高端瓶裝水的概念。在此之前瓶裝水只是自來水的替代品,而從那以後飲用水品牌開始象徵社會地位。就像手提包和鞋子那樣,喝這種或那種牌子的水代表你屬於某個社會團體。健身熱潮起到決定性的推動作用:攜帶瓶裝水是一種宣示。從那時起的幾十年時間裏,我們聽聞無數名流稱水是一種靈丹妙藥。傳奇超模埃莉·麥克弗森説:“我最重要的美容秘訣之一,我也知道聽上去像老生常談,就是每天喝3升水。”是她創造出“日飲升水”的神話。
今天,這種現象在巨量廣告推動下增多,還因為可重複使用水杯是一種符合我們時代價值觀的配飾。更少塑料,更多水。這就是完美閉環。近年來,瓶裝水消費強勢增長(2017年,美國瓶裝水超過軟飲料成為銷量最高的品類),證明一眾名流的言論已經深入人心——當下,補水被當作一種治療生活中幾乎所有問題的良藥來推銷。喝水不再是解渴的手段,而是近乎成為一種美德。但對於一些人來説,這種喝水的習慣已成為執念,甚至變得危險。
喝水量取決於多因素
首先,科學家一致同意,我們對水的需求每天都在變化,甚至在同一天內也會有所不同,需水量取決於多種因素。通常來説,建議從以下3個跡象來判斷缺水程度:口渴(通常在我們脱水1%時出現)、體重改變(快速掉重可能是一種標誌)和尿液顏色(如果顏色較深,説明我們的身體正在遏制水分流失,而這意味着我們需要喝更多水;如果顏色總是過淺,説明所攝超過所需)。
同時,口渴看似與焦慮不相干,但許多被焦慮困擾的人經常有這種感覺:在焦慮發作期間或過後,人們經常會感到口渴,要喝上一兩杯水,還有一些焦慮症患者感覺每天都需要喝更多的水。從美國奔湧而來的最新潮流就是一種4升容量的大水瓶,最受歡迎的一款名為HydroMATEMotivational,價格超過20歐元。更有甚者使用應用程序提醒自己“補充水分”,就像是一棵植物一樣,免得發蔫。
這是因為焦慮情緒會增加出汗量,加重口乾、過量排尿以及人們所説的自感脱水或疑病症:在焦慮狀態下想到口渴只會更加口渴。
每天8杯水是胡扯
在《紐約時報》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美國紐約市芒特西奈醫院皮膚科醫生喬舒亞·蔡克納揭穿了模特們的經典美容神話:“這種想法流行於病人和媒體當中,説的是補水等同於擁有健康皮膚。但確切來説不是這樣起效的。要喝8杯水才能保持皮膚水潤的説法純粹是胡扯。”
西班牙皮膚病學與性病學學會成員阿爾穆德娜·努尼奧·岡薩雷斯給出一種可能的解釋:“每日補充至少2升水對整體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對皮膚可能也是同理;但並沒有研究證明喝更多水可以讓皮膚更加水嫩。”
她總結道,皮膚有效補水取決於兩大做法:一個是避免刺激物和/或脱水劑破壞皮脂膜,另一個是塗抹面霜保濕。
鹼性水沒科學依據
另一方面,市面上的鹼性水比自來水更有益健康的説法並沒有科學依據。一些專家指出,鹼性水有這樣的名聲是營銷的功勞。pH值顯示一種液體是酸性還是鹼性。純水為中性,pH值為7,而自來水因所含礦物質含量不同而存在些許自然波動。大多數瓶裝水都是弱酸性的,而在售的鹼性水一般自稱pH值在8到10之間。當我們喝入弱鹼性的水後,水在被吸收進入血液之前,就被胃酸快速中和,所以“醒神”“排毒”“補水效果更好”等説法並未經過證實。pH值更高不意味着更好。有跡象表明水過度鹼化甚至存在潛在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