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給大家介紹兩味中藥,這兩味中藥名字相近,分別叫做白朮和蒼朮,一方面説明了其顏色色澤有所不同,另一方面,白朮和蒼朮還具有不同的養生功效,分別適應不同的人羣。這兩味藥,由於其獨特的藥效,其實是很適合當代人使用的養生佳品,只不過使用的時候千萬不要搞錯。
白朮,味甘苦,性温,歸脾胃經,具有益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等效果。
白朮的產地,以浙江所產的浙白朮藥效較好,屬於道地中藥。
雖然白朮既能健脾益氣,又能燥濕利水,但是如果非要分個優先級別的話,白朮是以健脾益氣為主,兼有利水祛濕的作用的。白朮可以用於以下幾種病證:
1.脾氣虛證
用於脾氣虛時,最好使用土炒白朮,用黃土炒制,可以增強白朮的健脾作用。對於脾虛食慾不振,消化不良,吃多了就容易腹脹,大便不成型,甚至腹瀉,以脾虛水泛導致的白帶過多等,有較好的調理作用。
2.氣虛自汗症
脾胃是身體氣的發源之處,身體氣虛時,就會表現為固攝作用降低,就會出現容易出汗,稍微運動就大汗淋漓的自汗症。
當然,想要獲得較好的效果,還需要補肺益氣,所以白朮常和黃芪、防風搭配,用於氣虛自汗,兼有易感冒等衞氣不固的病症,也就是名方玉屏風散。
3.胎動不安
女性脾虛,還會容易出現胎動不安的問題。這是由於脾虛,氣血不足,胎兒得不到足夠的氣血滋養,就會胎動不安,或者胎停育。
這種情況下,可以用白朮,來健脾益氣,安胎,通常與人蔘、阿膠等補氣養血的中藥配伍,效果會更明顯。
另外,對於脾虛,痰濕中阻導致的妊娠期嘔吐,也有一定的幫助。
蒼朮,與白朮相比氣味芳香,燥濕的作用較強,尤其是寒濕入侵導致的病症,使用蒼朮效果較好。
其味辛、苦,性温。歸脾、胃、肝經。主要功效為燥濕健脾、祛風散寒。臨牀上主要用於以下疾病:
1.濕阻中焦症
表現為胸悶、腹脹,胃滿,沒有食慾,甚至有噁心、嘔吐的症狀,舌苔白膩。這是濕邪中阻,困阻脾胃所致。
蒼朮能夠發揮其苦温燥濕,祛除濕氣的作用,還具有芳香行氣、化濕、開胃的作用,對於改善食慾不振,胸悶嘔吐具有較好的作用。
2.寒濕襲表證
蒼朮還可用於風寒濕邪氣入侵肌表,導致關節冷痛,肌肉痠痛,頭疼、四肢沉重等症狀者。
與羌活、防風、細辛、白芷等搭配使用。
蒼朮能夠打開肌膚毛孔而發汗,擅長祛除肌膚表面的風寒表邪,又因為能夠勝濕,所以對於風寒表證且挾濕的人最適宜。
3.風濕痹症
所謂風濕痹症,就是風寒濕邪入侵關節,導致關節冷痛、腫脹為特徵,類似與現代説的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
通常與薏苡仁、獨活等配伍,蒼朮辛散苦燥,擅長祛濕,所以對於風濕痹症,尤其是濕勝者最為適合。
從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來,雖然説白朮和蒼朮都能夠燥濕健脾,但兩味藥藥效的側重點還是不一樣的,白朮主要擅長健脾益氣,蒼朮則擅長行氣化濕。
二者在使用的時候,可以搭配使用,但是不能混淆使用,這是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