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有句話説得好:
“幸福的孩子一生被童年所治癒,而不幸的孩子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孩子剛剛接觸到這個世界,對一切都很害怕與陌生,孩子會對身邊的人產生依賴,這時父母則是孩子最親近的人,會成為孩子學習的榜樣和了解這個世界的渠道。
若家長在孩子童年時代沒有好好陪伴教育孩子,那麼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或許會沾染上一些不好的習慣,這時候是家長改變孩子的最後機會。
哪些孩子處於青春期最容易變得叛逆?
童年父母缺位的孩子
孩子在童年時代缺少父母的陪伴與照顧,心中或多或少會有缺愛的感覺。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中,年輕父母們或許會在家庭與事業之中選擇後者,將孩子交給家裏的老人照顧,但是老人對孩子更多的是寵愛而不是教育。
若父母長時間的不在孩子身邊,
孩子會產生孤獨感
。
漸漸孩子長大了,是上學的年紀,會接觸到關於自己與父母之間發生故事的話題,若孩子的記憶中與父母的回憶極少,面對同學之間的討論,孩子會產生自卑與不滿。
父母對孩子過分嚴厲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所大作為,於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報名各種興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家長們是否有問過孩子願不願意過這樣的生活,孩子心中不滿之氣壓抑的過久,就會在青春期時爆發。
當十幾歲的少年有了一些膽識,但是對身邊好壞事物還沒有明確判別時,極易模仿,喜歡大膽嘗試新事物,偏要和家長對着幹。
家長在對於處於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多陪伴孩子
若孩子還是在童年時期,那麼請儘量多抽出時間陪伴孩子,都説陪伴是最好的禮物,在追求利益的時候,是否有想過孩子需要的其實不是優越的物質條件,而是父母的關愛。
在富裕家庭中,往往父母在孩子身邊的時間很少,孩子擁有叛逆的資本。
在《變形計》中,有些富貴子弟並不想變得無理取鬧,只是想得到父母的關注,得到社會認同感,尋找自身存在的價值,但是他們的方法過於極端了。
二、常溝通和會溝通的區別
不少家長知道青春期孩子叛逆的威力很大,也知道溝通是度過叛逆期的最好途徑。
但溝通語言的不恰當反而會加深親子溝通的矛盾,
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叛逆,和家長對着幹、攻擊性特別的強。
家長如果不注意自己的溝通方式,和説話方式,就會容易激怒孩子,因為這個時期的家長説再多的話都是想證明自己是對的,孩子的觀點和理由都是在找藉口,甚至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心理發展的方面去思考問題。
這就導致孩子認為你不理解他,處處想和家長作對,在爭吵的過程中,家長不惜的貶低孩子的判斷、審美、成績以及擇友標準,最終只能不歡而散。
其實孩子叛逆期,家長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選擇性的---閉嘴
這裏的閉嘴不是説讓家長不説話,而是不説出孩子的缺點,不從家長嘴裏説出孩子的缺點,而是讓孩子自己注意到自己的缺點。
突然的放手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買單,挑揀一兩件事情,讓孩子自己嘗試,失敗後自己找出問題的根源,這要比家長一直在耳邊嘮嘮叨叨效果更明顯。
2、認同孩子的感受
認同孩子的每一個情緒
,當孩子用不恰當的方式處理事情的時候,首先家長要認同孩子的感受,並站到他的角度去分析他的行為。
但這並不是支持孩子的行為,家長通過理解後要指出正確的指出孩子的不當之處,這樣孩子容易去接受。
這種先贊同後引導是非常有利於親子感情更進一步的方式。
孩子正處於青春期,家長要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瞭解孩子內心想法。
對於孩子做出的一些奇怪的錯誤行為,不要着急去批評,多觀察孩子做出此類行為的原因。
例如,情竇初開的少男少女們,會對異性產生好感,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家長們不要過分制止孩子。
這樣孩子原本只是多了一個學習的榜樣,在父母的窮追不捨之下,或許會真的做出不恰當的行為。
此時的孩子只需要父母正確的引導,與他們心平氣和的交談,相信孩子能夠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從而作出理性的判斷。
因此,青春期的孩子雖強大但同時也是脆弱的,需要父母的關愛與正確引導。
【文章寄語】:
若家長在青春期階段對孩子進行規範教育,他將會受益終身。
【題外話】:
你認為有必要看重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