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中醫知識 感受中華文化

學習中醫知識 感受中華文化

瞭解常見的中草藥

11月21日,蕭山日報小記者團組織30餘名小記者走進蕭山中醫院,開啓了一段傳統中醫學的“奇遇記”,揭開了古老中醫的神秘面紗。

“原來蒲公英也是中藥,好神奇啊!”“夏天經常聽到蟬的叫聲,原來蟬蜕也是一劑珍貴的中藥材。”“這裏放的全是中藥材嗎?好多呀,以前從來不知道這些也是中藥材。”小記者們圍着藥房展示台上的中藥,好奇地議論着。中醫藥劑師茅銀燕向小記者們展示了蒲公英、蟬蜕、枸杞、山楂、陳皮等常見藥材,並詳細講解了每一味藥材的外形、性味、作用、功效。

小記者們還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體驗了一回抓藥,茅阿姨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幫助小記者正確認識中藥,增強中藥保健養生意識。“回去後,我要把這些神奇的功效告訴媽媽。”“我奶奶天天給我喝陳皮茶呢!”傳統中草藥早已融入我們日常生活中,中草藥能調理身體增強免疫力,通過了解,小記者們對中藥有了更多的理解。

“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名中醫?”大家紛紛舉起了手,踴躍地説出了扁鵲、華佗、李時珍等名醫。“中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它不僅貫穿了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更成為了被人們所敬仰與稱讚的中國特色傳統文化”,熊振飛醫師為大家講解了中醫藥的發展史。隨後,在一首《四總穴歌》中,大家對中醫藥文化有了更深的瞭解。

在體驗環節,小記者們品嚐了酸、甜、苦、辣、鹹五種口味的中藥,並在醫務人員的帶領下一起製作中藥香囊,通過觸覺、嗅覺與視覺相結合的方式加深對中藥的印象,大家對課堂上所學的內容有了更為直觀的認識。

走出課堂,走向社會,最好的成長在路上。中醫藥文化之旅,不僅拉近了小記者們與傳統中醫藥文化之間的距離,同時通過中醫藥文化的宣講、感知、體驗、實踐、互動等活動,讓小記者們能更好地瞭解中醫、認識中醫、感受中醫、支持中醫、熱愛中醫,成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者、實踐者和引領者。(文/攝 陳期七 通訊員 熊振飛)

小記者 陳恬藝 信息港小學304班

我們走進中藥房,就聞到一股濃濃的中藥味,開始有點不習慣,後來竟慢慢地覺得好聞了。中藥房的藥劑師教我們認識身邊的中藥,有當歸、茯苓、枸杞、陳皮等,其中居然還有曬乾的蜈蚣,醫師説蜈蚣的藥效很強,很多藥方都要用到它。

參觀完藥房後,我們開始學習配製藥方,我被安排到了“抓藥”這個環節,藥方中有14味中藥,分別裝在14個碗中,整個過程,真是考驗人的記憶力,我常常抓了這味藥,就忘了那味藥,最後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組完成了藥方的配製。中藥房的藥劑師們每天要配那麼多的方子,真的是好辛苦。

小記者 陸羽彤 任伯年小學304班

中藥庫房真讓人大開眼界!只見一排排貨架上,整整齊齊地擺放着各式各樣的中藥藥材,就像是商店裏琳琅滿目的商品。各個藥材散發着中藥獨有的香味,沁人心脾。在醫生的介紹下,我們瞭解到每種藥材都有獨特的價值。藥房裏的種類繁多,功效奇特,真讓我連連歎服!

參觀完中藥庫房後,我們當了一回小郎中,製作中藥香囊。藥材有股淡淡的清香,我按照老師的方法,做了一個既好看又有益的香囊。

這次的小記者活動,讓我增長了不少中藥知識。中藥學是一門博大精深的醫學,是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獨特文化,我為我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感到驕傲!

小記者 虞晨曦 第一實驗小學202班

藥劑師阿姨帶領我們先去參觀了中藥房,並且給我們介紹了各種各樣的中藥材,真是大開眼界了。她還給我們介紹了一些昆蟲,這些昆蟲都是中藥。當醫生在介紹蜈蚣時,特別強調蜈蚣必須要曬乾了才可以做中藥材,當她拿起蜈蚣時,我心裏有些害怕。緊接着,又介紹了玫瑰花,它竟然能用來做唇膏呢,太神奇了!

在老師和藥劑師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中醫課堂。首先,老師讓我們學會給藥材分類,學會如何抓藥。然後藥劑師還非常耐心地給我們講解中醫藥知識。這些知識編成了一首《總穴歌》:“肚腹三里留,腹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最後,我們還一起製作了中藥香囊。

這次,我學習了很多關於中醫的知識,當了一回小郎中,非常開心!

小記者 吳芊語 湘師附小204班

活動開始了,老師先帶我們參觀了中藥館,一排排小藥筐整整齊齊地呈現在我們面前,每一個小藥筐都貼着藥材的名稱,我看得眼花繚亂,幸好有藥劑師為我們講解,我懂得了枸杞、薄荷、陳皮也能當作中藥使用。參觀完藥材房,我們到了古代名醫介紹處,我瞭解了古代四大名醫的簡介和行醫故事,並親手製作了一個漂亮的中藥香囊。

這次活動非常有意義,讓我學習了很多中藥材知識,並且瞭解了我國中醫的博大精深,我對祖國的中醫事業感到自豪!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55 字。

轉載請註明: 學習中醫知識 感受中華文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