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當寶寶遇上“萌牙期”,開始“折磨”家長,3種表現你遇到過哪個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健康

沒有牙齒是小寶寶可愛的原因之一,這種沒牙的形象不會維持太久,寶寶出生幾個月後便會進入“萌牙期”。

在這期間寶寶不僅長牙還長了“能耐”,用寶媽寶爸的話説就是無理取鬧像變了個人一樣。其實寶寶也是有苦衷的,他在“萌牙期”一系列反常表現有原因可循。

寶寶萌出乳牙的細節,家長要牢記

人的一生有兩副牙齒,嬰兒時期長出的牙齒稱為乳牙,乳牙掉落之後替換為恆牙。

大部分寶寶在4~6個月左右會長出第一顆牙齒,可能提前到3個月,也可能延後至1歲。

排除生病的原因,寶寶只要在1歲前長牙都不算晚,家長若是擔心可在寶寶8個月左右時去做一次檢查。正常情況下,寶寶最先長出的是下門牙,接着是上門牙——側切牙——第一磨牙——尖牙——第二磨牙。

從長牙開始平均1~2個月長出一顆或同時長2顆乳牙,到2歲半左右20顆乳牙全部長出。在乳牙還沒有在牙牀上露出小白尖時,寶寶就已經受到影響了,因為不會説話他只能通過肢體語言或者哭聲來發射“長牙信號”。

寶寶在“萌牙期”有哪些表現?

寶寶剛出生前幾個月還是“小天使”,突然在某一個階段變得很“折磨人”,這些家長經常遇到卻又忽略的表現,就是寶寶發出的“長牙信號”。

★ 寶寶口水變多

寶寶大概從3個月左右開始流口水,當新牙萌出時口水的量也會隨之增加,有時口水在嘴巴周圍濕漉漉的,有時流出來長長的一條,看上去晶瑩剔透。

這是因為萌牙期間寶寶牙牀受到刺激,導致口水變多的情況,家長別嫌棄寶寶髒哦。

★ 見啥都啃,抓住爸媽就咬

寶寶快萌出乳牙時,經常抱起爸爸媽媽的手啃個不停,母乳餵養的寶媽做好被寶寶咬的心理準備。

當家長髮現寶寶咬人、吃手頻率增加,咬住東西不願鬆口,説明寶寶是因為長牙導致的牙牀癢。他並不是故意咬疼爸爸媽媽,而是想緩解自己的不適感。

★ 寶寶可能會發燒

少數寶寶在長牙期間會出現發燒的情況,體温一般在37.5~38度之間,家長能看出寶寶的牙牀有些紅腫。這是萌牙期的正常反應,通常不需要打針和吃藥。如果寶寶體温超過38.5度,而且哭鬧和煩躁的表現明顯,需及時帶寶寶看醫生。

瞭解寶寶萌牙期間的幾個表現後,寶爸和寶媽要找到正確的應對方法,才能讓寶寶不哭鬧大人更安心。

寶寶萌牙期間,家長怎麼做?

萌牙期間的寶寶脾氣大,就算不大哭也總是哼哼唧唧皺着眉頭非常不好哄。餵奶、排氣操、抱着都不管用,是因為大人沒有解決寶寶的哭鬧的根本問題。

1. 準備磨牙棒、墊好口水巾

寶寶咬大人時他的不適感能得到緩解,但大人也是會痛的啊!這時磨牙膠、磨牙棒是家長的“好幫手”,可以輕鬆幫寶寶緩解牙牀癢的感覺。

面對不停流口水的寶寶,家長需注意保持寶寶嘴巴周圍乾爽,用乾淨的軟手帕輕輕按壓吸走口水。寶寶口水過多會順着下巴流到前胸和脖子上,家長需準備好口水巾給寶寶墊上,避免寶寶淹脖子。

2. 不呵斥、陪玩轉移注意力

寶寶長牙期間的表現並非故意鬧人,寶爸寶媽別輕易呵斥他,這樣只會加重寶寶煩躁的情緒。

除了緩解寶寶的不適感以外,我們可以陪寶寶玩遊戲給他講故事來轉移注意力。長牙期間的不癢和痛並不是很厲害,寶寶玩得開心了也是能緩解不適感的。

【今日話題】大家的寶寶在萌牙期間還有哪些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