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的育兒智慧,教子“七不責”,批評孩子,你犯過哪條
孩子犯錯實屬正常,當娃出現不良行為時,家長的批評也是一種教育方式。
雖然可以批評孩子,但批評也是一門藝術,如果家長批評不當,很可能會傷害孩子或讓不良行為愈發加重。
中國有着五千多年的歷史文化,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非常多的寶貴智慧和育兒經驗,教子“七不責”,就是老祖宗總結流傳下來的批評七條原則,不知各位家長犯過哪條?
1)當眾不責
研究表明:從5歲開始,孩子已經儘可能建立和維護自己的形象與聲譽了。
別看孩子小,其實也是要面子噠,不然怎麼會出現“害羞”的情況呢?
孩子調皮搗蛋是避免不了的,所以在外人面前,家長還是要給孩子留面子,不要當眾批評孩子,以免傷了娃的自尊心哦~
2)愧悔不責
其實有時孩子犯錯也並非故意的,或許是不小心做錯,此時孩子的內心本來就非常自責了,如果家長還是執意要批評孩子的話,很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偏激的行為哦~
3)正歡喜不責
孩子正處在歡喜、高興之時,突然被家長批評,就相當於“火上澆涼水”,孩子非常容易樂極生悲,這在中醫裏來講也是忌諱,很容易損傷孩子的心臟哦~
4)正悲傷不責
當孩子本身就很悲傷時,家長的指責就像在孩子的傷口上撒鹽,這會讓孩子更加難過,很容易走上極端哦~
5)正飲食不責
孩子正在吃飯時,也是不宜指責批評孩子的,直接影響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很可能會造成娃出現食慾下降、積食等腸胃問題。
6)正暮夜不責
心理學研究發現:孩子在睡前焦慮緊張,會造成睡眠質量下降,影響第二天的學習狀態。
孩子在臨睡前,其實也不宜被家長批評責罵,這會孩子的內心產生負面情緒,帶着壞心情入睡,很容易讓孩子睡不着、做噩夢、半夜驚醒,甚至孩子醒來以後負面情緒會更加嚴重。
7)正疾病不責
孩子生病時是非常脆弱的,如果此時還要批評娃的話,那孩子就會加倍痛苦,反而不利於娃疾病的康復。
1. 批評時要就事論事
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要“就事論事”,針對孩子的錯誤的行為進行指責,而並非娃本身。
娃考試成績差,一些家長就會説“你怎麼這麼笨?”,雖然家長説的是氣話,但是非常傷孩子的心與自信的,父母記得要對事不對人哦!
2. 告訴孩子錯在哪、如何改正
當孩子犯錯後,很多家長都會強制性讓孩子改正或者安靜,而不告訴孩子具體錯哪,如何改正,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錯哪,也不知道改進的空間,下次孩子依舊會我行我素。
3. 批評過後給予安慰
當孩子被家長批評過後,情緒往往會很低落,所以父母此時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心理安慰,告訴孩子做錯不可怕,及時改正才是關鍵。
日本研究表明:經常受到父母誇獎的孩子,成才率要比很少受到家長誇獎的孩子高了5倍。
01 誇獎孩子的行為,而非先天條件
正確的誇張才能幫助孩子,當家長誇獎孩子時,要誇獎孩子的行為,而非先天條件。
比如“誇獎孩子長得真帥”,但相貌卻是天生的,孩子改變不了,而孩子需要被誇獎的則是孩子可以改變的,比如“孩子真有禮貌”,這樣才會使孩子認為能力是需要努力的哦~
02 誇獎孩子的真實情況
當孩子幫忙抬了一件很重的傢俱時:
錯誤:孩子,你真棒!正確:孩子,你真強壯!
家長在誇獎孩子時,是要根據孩子的真實情況來表揚,這樣才能讓孩子正確認識自我。
03 誇獎孩子要真實
家長在誇獎孩子時,要真實,切勿誇張,不然就會讓孩子驕傲自大、是非觀念混亂,反而會坑了孩子哦~
歡迎討論
你經常批評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