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冬季吃肉禦寒?小心帶來身體負擔!

由 鍾離黎明 發佈於 健康

冬至已過,寒冷悄然開始,北方城市陸續飄起了大雪,而華南的跨年夜的最低氣温也降至5℃以下。在這種氣候裏,約上好友吃頓烤肉再暖和不過了,吃完身體會發熱冒汗,寒感一掃而光。不少人認為天冷就該多吃“大魚大肉”,那麼“冬季吃肉禦寒”這一説法,在營養學上,是否符合人體健康的需求呢?

一方面,食物在消化時本身會釋放出熱能。另一方面,肉類富含蛋白質,蛋白質具有很高的食物熱效應(可達30%),進食消化它們的過程中,會刺激人體產生額外的熱量消耗,幫助身體“產熱”。若吃蛋白質含量低的蔬菜,是達不到同樣的產熱效果的。

所以,多吃富含蛋白質的肉類來保暖,不無道理。但是,長期攝入過量會給身體帶來健康負擔。

第一,熱量超標,易導致肥胖。多餘的熱量來不及消耗而轉變成脂肪,導致超重和肥胖;第二,飽和脂肪酸攝入過量。畜肉(豬、牛、羊)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尤其是肥肉,攝入過多將升高血清膽固醇含量,從而增加患動脈粥樣硬化、脂肪肝、冠心病等代謝性疾病的風險;第三,蛋白質過量,增加腎臟負擔。肉類富含優質蛋白質,但凡事過猶不及,蛋白質中的氮元素需要腎臟排泄,長期的高蛋白攝入會損害腎臟的健康。

那麼,冬季飲食禦寒,除了吃“大魚大肉”,還有什麼別的妙招嗎?

1.適量吃魚禽肉,減少紅肉和加工肉

肉類優先吃魚類和禽肉,其脂肪較低,且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益心血管健康。

減少紅肉(豬、牛、羊)的攝入,像火腿、煙燻肉、臘肉這類加工肉類由於鹽分過高,會增加患高血壓、胃癌等風險,也需要少吃。

2.保證充足蔬菜水果

蔬果中的維生素C可促進鐵的吸收,因缺鐵性貧血而怕冷的女性,在食用富鐵食物的同時,可增加富含維生素C的蔬果攝入,例如柑橘類、獼猴桃、鮮棗等。蔬果中還富含膳食纖維,有利於預防冬季便秘。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議,每天應吃300-500克蔬菜和250-300克水果。

3.以豆製品代替部分肉類

大豆、豆腐、豆乾的蛋白質含量高,必需氨基酸的組成比例與動物蛋白相似,不含膽固醇,飽和脂肪低,代替部分肉類更健康。

4.巧用香辛料烹飪

在菜餚中放點薑片、薑黃、肉桂、辣椒等香辛料,在不增加熱量攝入的基礎上,增加身體散熱,達到温暖的效果。肉湯少喝。肉中的嘌呤和脂肪會融進湯裏,不想貼膘就少喝,尤其是有高尿酸血癥的人儘量避免。

綜上,防寒無需一味靠“多吃”,我們還可以通過增加運動,提高肌肉量來提高基礎代謝,增加身體產熱,既保暖又防胖,一箭雙鵰!

文/譚倩芳(“中國好營養”科普達人)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