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在選擇牙膏時,你最關注的是什麼?
A:價格
B:品牌
C:香味
D:功能
叔相信,可能不少人選了品牌和功能。
畢竟想要擁有一口健康的牙齒,除了正確刷牙外,選擇一支適合自己的牙膏很重要。但面對貨架上琳琅滿目的牙膏,卻讓人眼花繚亂,無從下手。
牙膏不僅各式各樣,價格差距也很大,幾塊的到幾十塊的應有盡有,究竟什麼樣的牙膏更好,選牙膏又有什麼訣竅?
不少消費者都有這樣的疑惑,明明都是牙膏,為何有些才幾塊,有些卻要幾十塊?。
牙膏價格差異主要與以下3種原因有關:
一是品牌溢價。
同一個廠家生產出來的牙膏,品牌和貼牌,價格就會有比較大的差別。不少人願意為品牌溢價買單,就是因為品牌有知名度,消費者覺得更可靠,因此很多商家也會致力於打造牙膏的品牌形象。
二是牙膏宣傳的某些功能。
不少商家會宣傳自己的牙膏有某種特定功效,如美白、抗過敏、預防牙齦出血、抗幽門螺旋桿菌等。先不管這些牙膏是否真的具有這些功效,只要打上這些效果,價格就不會便宜。
三是摩擦劑差異。
牙膏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劑,比較常見的有碳酸鈣、磷酸鈣、二氧化硅等。
其中磷酸鈣綜合質量較高,對牙齒損傷小,常用於中高檔牙膏,碳酸鈣摩擦時硬度相對較大,易產生劃痕,因此價格也會相對便宜一點。
事實上,牙膏的成分大同小異,其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增強刷牙時的摩擦力,幫助去除牙齒軟垢、食物殘渣,減輕口腔異味等,至於賦予的功效大多治標不治本。
就拿抗敏感和號稱能治療牙齦腫痛的牙膏來説,使用後可能有一定效果。但牙齒敏感、牙齦腫痛,其實是牙周疾病的表現,依靠牙膏是無法治癒的,出現牙周疾病時,正確的做法是及時就醫。
隨着市場需求增加,一些“特效牙膏”也應運而生,然而這些“黑科技牙膏”很可能存在各種安全隱患,含有這3種成分的牙膏請提高警惕,勿迷信“價高者優”。
1、三氯生
三氯生(TCS)是一種抗菌成分,存在於多種商業產品中,如洗手液、牙膏、漱口水、消毒劑以及玩具等。
發表在《自然通訊》中的一項研究表明,牙膏中含有抗菌劑三氯生,可對人體腸道造成損害,進而增加腸炎、腸道腫瘤的發生風險。
此外,三氯生還會干擾內分泌,影響女性性激素。建議備孕、懷孕、哺乳女性以及兒童,都不要購買含該成分的牙膏。
2、二氧化鈦
二氧化鈦被稱為鈦白粉,是一種白色粉沫,其可以增加色澤,具有顯著增白效果,添加在牙膏中,主要當美白劑使用。
不過早前法國國家農業研究所專家發現,在動物實驗中,有40%的研究對象因長期接觸二氧化鈦發生腸粘膜癌前病變。
3、苯扎氯銨(BAC)、氯二甲苯酚(PCMX)
和苄索氯銨(BET)
這些都是抗菌化合物,以抗菌作用被添加在牙膏裏,但它們對腸道菌羣平衡有破壞性,同樣有害腸道健康。
在動物研究中發現,長期低劑量的暴露於這些抗菌化合物中,可能會增加結腸相關疾病或腫瘤的發生風險。
牙膏挑不對,也可能存在健康隱患,除了規避這三種成分以外,健康使用牙膏,這些注意事項也別忽略。
牙膏選擇上,並不是越貴越好,選擇牙膏應符合自己的實際需要。
1、不同人羣可選用不同牙膏
2、不要多人共用同一管牙膏
很多家庭都是共用一支牙膏的,其實牙膏最好一人一管。
共用牙膏容易導致很多口腔疾病交叉感染。比如説,家中某一成員患上感冒或患其他口腔疾病,可能會通過牙膏傳播病毒或細菌。
3、提倡多種牙膏混用,避免耐藥性
日常使用普通型牙膏,不用擔心存在耐藥性問題。
但功效性牙膏在普通牙膏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功效成分,如美白、抑菌、消炎等,這些成分中含有一定藥物或化學制劑。
與普通牙膏相比,它們具有一些特殊性,因此長期使用同一種功效牙膏可能會導致攝入添加成分過量,引起口腔問題。所以還是建議不同類型的功效性牙膏應該定期更換。
4、注意牙膏也有保質期
買牙膏時你可能會發現,牙膏上會標註保質期,有的長達3年之久,但其實,如果開封了,就得儘快使用,不能存放3年之久。
因為牙膏使用時間長,接觸細菌的幾率就會提升。其次,牙膏中的一些化學物質,經過一段時間存放,還會產生化學反應,失去效果或變質,特別是已經開口的牙膏,最好在3~6月內使用完。
總而言之,牙膏只是牙齒清潔的輔助製劑,並不是藥膏,不能替代藥物治療口腔疾病,維護口腔健康,建議定期洗牙並做好口腔檢查。
關於牙膏的分享就先説到這裏。
參考資料:
[1]Zhang, J., Walker, M.E., Sanidad, K.Z. et al. Microbial enzymes induce colitis by reactivating triclosan in the mous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Nat Commun 13, 136 (2022).
[2]《法國環保組織呼籲在牙膏中禁用鈦白粉:可能致癌》.中國經濟網.2019-03-29
[3]《醫生都怕的3種“功能”牙膏!新研究:這些成分可能誘發腸炎》.生命時報.2022-02-17
[4]中國居民口腔健康指南[J]. 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誌, 2010, 45(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