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中國家庭一般都是父親抓學習,母親抓生活,俗話説嚴父慈母就是這樣來的。而童話大王鄭淵潔説:孩子的成長主要看母親,成敗都在母親身上。從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同樣也不可忽視,母親的教育方法決定孩子能否成才。那麼媽媽到底該怎麼教育孩子呢?
讓孩子聰明的辦法就是多接觸這個世界。
對於每個孩子來説,他們的大腦都是一張白紙,每一個事物每一種現象對他們來説都是首次見到,都是美妙的經歷。每一次與世界的接觸,都會讓孩子用眼睛去看的能力,用耳朵去聽的能力,用手指去觸碰的能力得到提升;會讓孩子的大腦得到刺激,會讓孩子腦海中的世界更加清晰一些。
所以,各位爸爸媽媽們,在孩子長大的這段時間內,多讓孩子去接觸一下這個世界的美好吧!
嘗試不同口味的食物,結實不同的小朋友,走過不同的街道,路過不同的公園......每一次的不同對孩子的成長都是一次難能可貴的培養,這些是孩子長大必須要經歷的東西。
所謂的"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大抵就是這個道理吧。
讓孩子自己來讀書
現代教育學已經把親子閲讀放到了一個很高的地位,讓孩子在閲讀中培養各種好習慣已經是大部分爸爸媽媽的共識了。這一點,陳媽媽早在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實踐了。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給孩子讀繪本也僅限於把繪本扔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去看。我們不排除有一些比較超前的孩子能夠在很小的時候就做到自己看書,大部分的孩子還是需要家長來幫助的。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讀繪本,等到孩子能夠自己坐起來的時候堅持給孩子讀繪本同時培養孩子的自己翻書看書的習慣。
在孩子可以自己説話的時候就有意識的讓孩子自己來表達,比如讀完了一本繪本可以停下來和孩子説,寶寶,你能不能給媽媽講講這個故事呢?讓孩子慢慢的完成從一個聽書者到看書者的轉變。
同時也正是孩子習慣的轉變。
有彈性的生活
現在的孩子們經常面對的是繁重的作業以及上都上不完的補習班,而那些看上去"成功"的父母都不止一次的表示,自己家的孩子之所以能夠這麼自律這麼成功,離不開他們從小就養成的好習慣。比如固定的作息時間,固定的學習時間等等。
看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其實不然。
孩子現在還小,需要培養的能力有很多。而學習的能力只是那麼多能力中的一種,一味的培養孩子固定的休息時間固定的學習時間會讓孩子不會自行安排時間。我們看到現在在成年人中以驚人速度傳染的"懶癌"就是不會合理安排時間的體現。
陳媽媽説:睡覺和起牀是不是能夠在固定時間完成主要是看孩子的身體狀況怎麼樣;學習或者説是作業在固定的時間內做完了,這隻能夠説明這是孩子的責任感如何。畢竟在生活中會有很多我們提前無法預料到的事情,比如突然有朋友前來拜訪,家裏面突然有新的活動等等,能夠在突發情況發生之後還合理的安排好自己學習的時間,這才是培養孩子彈性生活,安排時間能力的最好方式。
人生中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能夠審時度勢靈活應變,將自己該做的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這樣的人才不會錯失任何一個好機會,不會錯失任何一個能夠讓自己閃光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