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國團隊創新炎症性腸病治療方案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健康

中山一院陳旻湖教授團隊發佈IBD研究進展 劉星亮 攝

  中新網廣州3月8日電 (蔡敏婕 彭福祥)中國專家團隊提出炎症性腸病治療新方案,改善該病患者羣體的長期生存質量。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8日發佈消息稱,由該院消化內科學科帶頭人陳旻湖牽頭完成的研究,驗證了一款中國國產1類創新藥可有效治療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改善臨牀症狀和促進黏膜癒合。

  上述研究成果於美國當地時間3月7日全文發表在國際頂尖醫學期刊《美國醫學會雜誌》,陳旻湖為通訊作者,該院消化內科主任醫師張盛洪、主任醫師陳白莉為第一作者。

  炎症性腸病是一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未完全闡明、反覆發作的胃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及克羅恩病。

  張盛洪説,隨着社會環境和飲食習慣的變化,中國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快速上升。炎症性腸病好發於青壯年,難以治癒,致殘率高。其中,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手術率較高,一旦手術往往需全大腸切除,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現有藥物治療療效不理想,患者終生反覆發作。

  白細胞介素-6(IL-6)被認為是炎症性腸病發病的關鍵介質。既往針對IL-6或者IL-6受體靶點的拮抗劑由於抑制相關經典信號通路,容易導致患者發生嚴重感染、胃腸穿孔、中性粒細胞下降及血小板降低等風險。

  張盛洪稱,此次研究使用的創新藥奧拉奇西普選擇性抑制IL-6反式信號傳導,反式信號傳導可以抑制慢性炎症,不影響人體主要的人體功能,安全性更好,這是此次研究最主要的創新點。

  為進一步驗證奧拉奇西普治療炎症性腸病有效性,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聯合中國大陸19家三甲綜合醫院、2家台灣地區和1家韓國炎症性腸病研究中心,共同完成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臨牀Ⅱ期研究。

  該研究共入組91例受試者,以1:1:1的比例隨機分為600毫克組、300毫克組和安慰劑組。結果顯示,奧拉奇西普對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具有良好的療效,可明顯改善患者臨牀症狀及內鏡下黏膜癒合率,且未觀察到嚴重的感染、胃腸穿孔等不良事件。

  尤其是600毫安劑量組臨牀緩解例數高於安慰劑組(20.7% vs0),黏膜癒合率高於安慰劑組(34.5% vs3.4%),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陳旻湖説,中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主要有腹瀉、有血便和腹痛等症狀,奧拉奇西普對緩解上述症狀有效。

  陳旻湖稱,本項研究結果證明,奧拉奇西普總體安全性、耐受性良好,可有效減少炎症性腸病疾病併發症和死亡率,預計今年內進入Ⅲ期臨牀試驗,最快3年能獲批上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