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總是頭暈、頭痛,趕緊幫我拍個片看看是不是得了腦癌!”
劉大伯之前用的一直是老人機,沒有啥娛樂作用,只能打打電話。
兒子見他一個人在家十分無聊,於是給他購買了智能手機,讓他在平常可以看看視頻。拿到手機沒幾天劉大伯就學會了基本玩法,為兒子的孝順欣慰不已。
出門的時候跟老鄰居炫耀了一番,但老鄰居卻跟他説,手機可不是什麼好東西,手機產生的輻射容易引起腦癌發生。對此劉大伯沒有太當回事,只覺得是鄰居在嫉妒自己。
沒想到過了一陣子,劉大伯發現自己莫名的出現頭暈、頭痛症狀,這讓他嚇得不輕,害怕鄰居説的是真的,於是趕緊去了醫院檢查。
經檢查發現腦部沒有異常,在醫生詢問下得知劉大伯最近有了手機之後天天熬夜玩手機,休息不好才是導致他出現不適症狀的元兇。
不少人對於手機輻射有很大的誤解,認為用手機容易導致癌症發生,到底這個説法有沒有科學依據呢?
一、手機輻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輻射可分為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兩種,前者一般會存在於醫院的CT、X光機、放療等方式下。電離輻射產生的輻射頻率高且能量大,長期大量接觸會增加身體的患癌風險。
而非電離輻射則是指能量低、一般不會破壞細胞結構的輻射,只會一定程度讓水分子運動加快,產生熱量。我們日常常用的家用電器、WIFI、陽光等產生的輻射均屬於非電離輻射。
數據顯示,手機可向人頭部傳播的能量小於0.125W,而強烈的陽光大約可傳遞43.8W能量,是手機的380倍。日常使用手機所能接受的輻射量比陽光要少許多,所以無需過多擔心。
有傳言稱,日常邊充電邊玩手機會讓手機的輻射量大大增加,這個説法是真的嗎?
當然不是,手機的電量與輻射之間沒有直接的關係。無論是否充電玩手機,手機所發射出來的輻射量都是一樣的。
只不過還是不建議在充電的時候玩手機,因為一些手機電池容易發熱,可能會因為温度太高而發生危險。
二、晚上睡覺把手機放在頭附近,會增加罹患腦癌風險?相信很多人在晚上睡覺的時候都習慣把手機放在牀頭,但有人説這樣做會增加腦瘤風險,這個説法又可信嗎?
目前對於手機是否會致癌缺乏明確的證據,但世衞組織將其列為了可疑致癌物,對此應該引起重視,但也不必過於恐慌。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世紀壇醫院腦膠質瘤科主任李文斌教授表示,腦瘤是一種顱內原發腫瘤,大部分都是惡性的,該病的發病率很低僅有5~8/10萬的概率,但死亡率較高。
臨牀上對於誘發腦瘤的機制和原因尚不明確。但本質上腦瘤是一種基因突變,由正常基因轉變成癌細胞,繼而在體內不斷增殖,誘發腦瘤發生。只要是破壞細胞DNA的因素,都可能會導致癌症發生。
值得提醒的是,手機輻射雖然不會致癌,但也不建議日常過度玩手機,否則可能給健康帶來這些威脅。
①長期低頭玩手機很容易會引起肩背部疼痛、頭痛等不適症狀出現,因為玩手機時會一直處於頸前伸的狀態下,對頸椎健康較為不利。
②躺着玩手機很容易會導致內耳供血受到影響,繼而讓耳石松動脱落,誘發耳石症發生。
③玩手機時眼睛會一直盯着屏幕,會導致眨眼次數下降,很容易讓眼睛乾澀。且還會導致眼睛肌肉疲勞,容易引起視力下降。
④玩手機時人一般會處於低頭狀態下,這樣一來唾液的分泌量會減少,且看手機的時候人一般也不會説話,也會讓唾液分泌減少。人只要維持在唾液分泌不足的狀態下30分鐘再,就很容易會出現口臭。
三、身體這5個異常表現,警惕或是腦瘤信號腦瘤是一個惡性程度很高的疾病,當身體出現這些異常症狀時,一定要引起警惕。
1、頭痛
頭痛是腦瘤較為典型的症狀之一,早期頭痛一般會在晨起時出現,活動後疼痛症狀不會減輕,還會逐漸加重,同時會伴有一側肢體麻木無力、語言障礙。隨着病程的發展,頭痛可能會全天出現。
2、行走不穩
大腦內存在腫瘤時,會讓患者日常的行走也出現異常,無法正常走直線。在活動後很容易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跟暈車了一般。
3、視覺障礙
日常在注視某個地方的時候會出現看不清、看不見的表現,且雙眼的餘光範圍會減少,日常走路的時候很容易磕碰。部分患者在視物的時候還會有重影的表現。
4、幻嗅
患者日常會莫名聞到一些難聞的氣味,如藥物、腐敗屍體的味道,但其實周邊根本沒有這些味道,這多半可能是腦瘤發出的信號。
5、言語障礙
罹患腦瘤會導致患者的語言中樞也受到影響,日常會出現聽不懂話、表達不清楚自己需求的表現。
總之,腦瘤是個對健康威脅很大的疾病,但它的發生原因目前尚不明確,不能盲目把“黑鍋”扣在手機輻射上。
手機雖然給生活帶來了便利,但如果過度使用,不注意方式方法,也可能存在不少健康隱患,希望大家都能合理使用手機,看完這篇文章,就放下手機,讓眼睛休息一下吧~
參考資料:
[1] 《長時間使用手機會得腦瘤?今天是“腦健康日”,專家提醒來了→》.上觀新聞.2022-09-16
[2] 《睡覺時手機放多遠沒輻射?邊充電邊玩,輻射更大?終於有答案了》.科普中國.2020-09-06
[3] 《講真!長期玩手機,正在讓你變得越來越醜!尤其是這個姿勢…》.科普中國.2021-06-2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