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去幼兒園後,“隔窗望”的父母,錯過了什麼?

上午送女兒進幼兒園後,就去外面辦事了,回來的時候路過幼兒園,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一個同小區的寶媽,正在不管不顧的用把臉擠變形的程度,貼在鐵門上觀望。

讓人頗有一種“鐵門啊鐵窗,鐵的鎖鏈”的感覺!

送孩子去幼兒園後,“隔窗望”的父母,錯過了什麼?

看到這個瞬間的那一刻,我的內心特別有感觸。可能剛開始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每一個父母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可是,愛子如此深沉的我們,又有幾件事是做到孩子心裏的。他們需要的是“隔窗望”的父母嗎?

就像我的這位同小區寶媽,其實,她對孩子的愛,相比大多數寶媽來説有過之而無不及。她的兒子毛毛出生後,她就辭掉了工作,一心一意在家帶孩子。

她真的是全職帶孩子,辭職後,孩子就成了她的全部,有一次聊天的時候,她説有時候她自己都忘了還有老公這麼一個人,但是,對於孩子:

幾點吃飯?

幾點喝水?

幾點上廁所?

幾點睡覺?

所有的一切她都記得特別清楚,而且她還有一個孩子的生活時間規劃表,時間具體到分鐘,那一刻,換位思考,我搞到了孩子無法言説的壓力。

她還説,孩子離不開她,從來沒有離開過,等上幼兒園了可怎麼辦?肯定哭得撕心裂肺的,她根本捨不得。

送孩子去幼兒園後,“隔窗望”的父母,錯過了什麼?

她的這種母愛,卻讓我想起紀伯倫的詩《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他説: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你是弓,兒女是從你那裏射出的箭。

弓箭手望着未來之路上的箭靶,

他用盡力氣將你拉開,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遠。

很多時候,父母本能地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總想把一腔愛意都寫在臉上,儘可能用安排、主宰、扶持來對待孩子。

卻忘了孩子有自身的渴望,有自己美好的未來,他真正需要的不是被父母拉着手一路前行,而是獨立而強大,只有這樣,箭在離弦之後,才能穩重狠的擊中目標。

而全方位,無死角的呵護只能讓孩子無力應對未來,就如同毛毛,乖得讓人忽略他的存在,在樓下小區的時候,他也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就是默默的抱着媽媽大腿。

有的時候愛成了制約,對於孩子的愛要理性,超過了一定界限,就走向了相反的方向,所以要理性的愛孩子:

1、懂得放手

上文中的寶媽便是如此,她不懂得對孩子不放手。把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私有,老公帶孩子,她覺得帶的粗糙,之後老公便很少參與帶孩子。

孩子去幼兒園之前一段時間,她便多愁善感,時不時想起送孩子去幼兒園,眼淚還會止不住地流,一個讓媽媽感覺如此傷心欲絕的地方,孩子會有好感嗎?

媽媽的不放手,給孩子的是成長的阻力,而且是避無可避的那種。所以媽媽要自己理解放手的真正含義,只有自己通透了這個問題,才能給孩子通透的未來。

送孩子去幼兒園後,“隔窗望”的父母,錯過了什麼?

2、學會信任

寶媽説毛毛腦子特別聰明,但是自理能力差,適應環境能力差,而且從來沒有離開過自己身邊,送幼兒園就是苦了孩子。

對這一點我不太認可,很多時候,作為父母只是主觀地做出判斷,卻沒有客觀地取得結論,更沒有努力去信任孩子。其實,孩子很多時候比想象中優秀很多。適應環境能力也很強。

曾經我也這樣認為過,女兒去幼兒園剛三歲,是班上年紀最小的,雖然我很努力,但是內心有點不確信,但孩子去幼兒園的反應後的反應出乎我的意料。

去幼兒園門口有點捨不得我,有點眼淚,但之後很快就融入了小朋友一起的環境中,適應得很快。而且玩得很開心。

所以,很多時候,給孩子一點信任,孩子一定會還你一份驚喜。

送孩子去幼兒園後,“隔窗望”的父母,錯過了什麼?

3、留出彼此的空間

父母與孩子都是獨立個體,可以試着去理性的理解這種關係,孩子開始上幼兒園就是一個開始,説明孩子大了,該有自己的圈子,自己的人生。

父母不捨也是人之常情,但不可過了,就像小區的那個寶媽,開學前就開始沒完沒了地哭,好像孩子要去受多大罪似的,而這種不理性的結果就是自己很憂傷,孩子很恐懼,已經開學一週多了,她家孩子去幼兒園還是撕心裂肺,非常排斥幼兒園。

這種情況下,孩子的恐懼和悲傷絕對不會短期內轉變,因為媽媽的圈子就是他的空間,媽媽的悲傷就是他的悲傷,媽媽恐懼也是他的恐懼,當然,媽媽的歡樂也會是他的歡樂。只是,上幼兒園對媽媽來説,本身就不是歡樂。

這樣的孩子,在未來,他又該如何安放自己。

送孩子去幼兒園後,“隔窗望”的父母,錯過了什麼?

讓孩子像孩子一樣成長,他需要機會,需要信任,更需要空間。送孩子上幼兒園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與其難捨難分的“隔窗望”,不如沉下心來,讀懂自己的孩子,針對每個孩子的不同,開始不同方式的引導。

在我家女兒上幼兒園之前半年,她兩歲多開始,我就會抽空帶她去幼兒園附近轉轉,帶她看看幼兒園小朋友開心快樂的樣子。

告訴她,過段時間送她去幼兒園,她也會和媽媽一樣,有屬於自己的朋友和同學,有屬於自己的圈子。當父母本身能夠理性面對上幼兒園這件事,孩子對幼兒園的接受程度,也會快很多。

女兒開始上幼兒園的時候,每天開開心心送她去幼兒園,孩子對幼兒園就會產生期待和好感。然後每天接孩子的時候,女兒都會像小鳥似的撲過來,然後講講幼兒園的所見所聞。

甚至是幼兒園每天吃的飯具體是什麼?女兒都會表達得很清楚,有時候自己都驚奇女兒的變化和成長。

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過程,他們需要父母的引導,不是拖後腿,與其為了孩子上幼兒園後,父母擔心的各種焦慮,還不如做孩子的助力,引導孩子更快的適應環境,幫助孩子成長。

送孩子去幼兒園後,“隔窗望”的父母,錯過了什麼?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孩子去幼兒園後,家長的“隔窗望”?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123 字。

轉載請註明: 送孩子去幼兒園後,“隔窗望”的父母,錯過了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