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越長大,越活得像爸媽?

前陣子,微博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為什麼自己和父母的缺點越來越像了?

話題一出,就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

“媽媽很愛抱怨、脾氣又差、從來沒有鼓勵過自己,小時候對這樣的媽媽討厭極了,可現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我也總是脱口而出的抱怨和挑剔,表揚的話卻很難説出口。”

“當我不想説話時就會像爸爸一樣,別人説什麼我都一言不發;當我心情爆炸時又會像媽媽一樣,歇斯底里、咄咄逼人……但我其實很討厭這樣的自己。”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活得像爸媽?

無奈又心酸,卻也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

曾經,無論我們有多討厭父母的一些缺點,可長大後還是在這些方面和他們越來越像。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活得像爸媽?

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玉是在母親的嫌棄中長大的。

母親的謾罵強權、歇斯底里、對自己的冷漠與剝削,都讓她痛恨不已,母親是她究其一生最想擺脱的陰影。

然而,當事業有成的她重新回到原生家庭中和年老父親相處時,她也會不經意間表現出強權專制、歇斯底里。

在父女倆的一次激烈爭吵中,父親指着咄咄逼人的女兒大罵道:“趙美蘭!你就是趙美蘭!”

她愣住了,儘管自己拼命想要擺脱母親的影子,卻還是在不知不覺中活成了母親的樣子。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活得像爸媽?

其實,現實生活裏這樣的“蘇明玉”有很多。

明明原生家庭中父母的一些做法讓自己痛苦不已,可在自己的婚姻生活、親子關係裏,依然會不自覺地循環延續着這些模式。

直到頻頻出現問題後,才會猛然意識到:自己竟和父母越來越像了。

這就是原生家庭的“強迫性重複”。

一方面,孩童時期的創傷性經歷會在潛意識裏會留下這樣的觀念:父母很強大,如果我能成為父母那樣的人,就可以保護自己了。

於是即便成年之後,我們也總會不自覺的在各種親密關係裏,去試圖扮演曾經父母的角色,以求掌控“權力”。

另一方面,隨着年歲的增長,潛意識會仍想嘗試找到解決方法,以求解救自己的“內在小孩”、重獲人生的掌控感。

因此,我們會通過不斷重複創傷性事件或情景,來把自己反覆置於類似創傷的處境之中。

但可惜的是,通過“強迫性重複”大概率能得到的只是“重複性創傷”罷了。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活得像爸媽?

奧利弗·詹姆斯在《天生非此》一書裏寫到:很大程度上,父母的養育方式,決定我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誠然這些傷害大多是由於不當的養育方式所致,但父母也並非有意而為之。

父母的養育方式裏有着時代背景的烙印,而且很多時候,父母也是這樣長大的,他們只是在用“重複自己成長經歷”的方式養育着孩子罷了。

當然,這也不是我們的錯。

在幼年時期,我們是需要依賴父母而生存的,幾乎完全被父母所“掌控”。

想要贏得父母的關愛、獲得更多方面的滿足,達到目的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對父母的認同和順從。

所以在孩童時期,我們對父母的要求更容易趨向於迎合。

雖然這只是權宜之計,可那些未被解決的問題和感受到的創傷,依然會根植於心逐漸被內化。

這也就是我們陷入“強迫性重複”的初始原因。

説到底,缺點越來越像並不是誰的錯,父母和孩子不過都是這場原生問題輪迴裏的受困者。

那麼,這問題是不是無解了?

當然不是,造成創傷的是原生家庭,但選擇是否將創傷繼續的是你自己。

楊冪曾在節目中表達過這樣的觀點:

原生家庭不管好還是不好,其實都會有缺失。

如果原生家庭本就不好,那你缺失的是愛;

如果原生家庭本身很好,那你缺失的是歷練。

無論你在原生家庭裏缺失的是哪一課,終歸是要出去補上的。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活得像爸媽?

深表贊同。

凡事都有兩面性,原生家庭也是,而且對成年人來説,原生家庭的影響並不是決定性的。

步入社會之後,你會接觸到多元化的人和事、認識到各種原生家庭以外的關係模式,你完全有能力去選擇自己喜歡的親密關係、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

如何抉擇、如何打破循環、如何不讓問題在自己的伴侶和孩子身上延續下去,才是最關鍵的。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活得像爸媽?

當然,我們也得承認,想要打破伴隨自己二三十年的行為模式絕非易事。

但好在,當你有意識地開始考慮這件事時,其實就已經邁出了最關鍵的第一步。

生活方式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而為之,要改變舊有模式,自然也需一步一步去努力。

1. 別逼自己“原諒”

如果把創傷比作捆在心裏的一把鎖,那要釋放痛楚,是需要用鑰匙去把鎖打開的,也就是梳理清楚情緒、認清主要的責任方、讓真正該負責任的人負責……

而不是粗暴地把重擔扛在自己肩上、倒逼自己去原諒。

你要做的是察覺創傷的存在,但不必逼自己去做個“聖人”。

2. 不再自我懲罰

第一步,是在認知層面摘出自己的責任。

第二步,就要在感受層面上也適應這種劃分。

可以試着做這樣一個練習,對着自己説:“我不需要為……負責”。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活得像爸媽?

比如:

“我不需要為童年的被忽視負責。”

“我不需要為感到自己沒人愛負責。”

“我不需要為他人的壞情緒負責,那不是我的錯。”

當新的感受內化於心,也就能夠把責任歸還給應該承擔的人,不再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3. 重新自我定義

其實,感受是根植於我們的觀念的,重新定義自己的邊界,會更有助於我們從舊有模式中脱離。

《原生家庭》裏提到一個小訣竅:在表達中有意識地替換主語。

比如:

“我很氣憤,因為父母從不允許我過自己喜歡的生活。”

替換成:

“我不會再允許父母貶低我、過度干涉我的生活。”

看似只是一個小小的表述置換,但當主語更換成第一人稱後會發現,你的關注點也在重新聚焦回自己的身上。

4. 和“慣性”對着幹

打破循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做出全新承諾,和舊有的“慣性行為”對着幹。

比如,小時候父母做錯事情從不會向自己道歉,那就要注意當自己對孩子做出類似事情時,要主動而由衷地道歉。

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行為,重新拿回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的權力和自信。

要記住,你、父母、伴侶、孩子,都是相互獨立的個體,彼此之間的關係也是相互獨立的,創傷性的親密模式是完全可以被打破的,不需要被複制傳承。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活得像爸媽?

説到底,原生家庭並不是制約你的根本因素,核心始終在於你自己是否有意願去改變自己、你有沒有為之付出足夠的努力。

誠然,人生前半段的牌是隨機發配的,但人生後半程的牌面要怎樣“打”,主動權始終在你自己的手上。

相信自己的力量,要記住,改變不是為了你一個人,當你終止了舊有的家庭模式循環,也同時為你的婚姻和孩子塑造了全新的未來。

作者 | 莫米,用文字記錄生活,邊治癒,邊成長。

圖片 | 視覺中國、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51 字。

轉載請註明: 為什麼人越長大,越活得像爸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