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一個現象:常把“媽”字掛在嘴邊。
跌倒時喊的第一句是“哎喲,我的媽呀”,回到家時最先喊的也是“媽”而不是“爸”。
小孩子也是如此,有事沒事都找“媽”,不管媽媽在哪裏,在做什麼,總之家裏彷彿沒有爸爸和其他人。
精力旺盛時媽媽們當然滿心歡喜孩子的“粘人”,可也總有招架不住的時刻。
為什麼孩子總是黏媽媽?大致有以下四個原因。
天然的“紐帶”與聯繫
孩子要在媽媽的肚子裏過上好幾個月,一根臍帶串聯起母愛的供養,母子之間的紐帶已然存在。
儘管這根帶子在孩子出生後會被剪斷,可是伴隨着母乳餵養,孩子與母親的自然聯繫卻也不會輕易斷開。
神奇的生理機制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媽媽會比其他人更加及時地回應孩子的生存需求,孩子也本能地會依賴媽媽來獲取食物和照料。
大部分孩子在成長中先學會的也是“媽媽”這個詞語。
孩子與媽媽之間的聯繫隨着孩子漸漸長大有可能會減淡,也有可能會增強,當然也可能會出現一段時間的減淡或者加強,這都是正常的。
所以,年齡特別小的孩子“粘媽媽”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不必詫異。
即便是幼兒園時期的孩子(一般處於3—6歲),他們仍舊處於自身能力較弱、身心發展不平衡的階段,與母親之間的聯繫依舊是很緊密的。
確認安全感信息
大部分職場媽媽總會面臨這樣的難題:臨出門了,孩子卻哭鬧着不要媽媽離開。媽媽一開始哄着,最後實在哄不好只能匆忙轉身離開。
其實,臨出門前孩子的粘人只是需要向媽媽確認安全感信息。
如果媽媽告訴孩子,“我走了,你不要哭了,媽媽不上班怎麼養你”,這樣的話語只會增添孩子的悲傷和負罪感。
面對離開,孩子需要媽媽的一顆“定心丸”。
上班前,媽媽只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媽媽去上班,大概下午五點鐘到家。也就是你睡完午覺,玩完遊戲的時間,媽媽就回來了。”
相信孩子也不會總是無理取鬧。
所以,面對出門前的“粘媽媽”,概念化的場景描述必不可少,把你要去的地方、回來的大概時間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告訴他。
尋求高質量的陪伴
有媽媽是這樣抱怨的:我經常陪伴我的孩子,可他卻好像更黏我了!這怎麼回事?
這位母親雖和孩子待在同一個地方,卻不在同一個情境之中。孩子自己玩着玩具和繪本,母親則在一旁看着自己的手機。
陪同與陪伴是不一樣的。簡單的陪同無法替代有效的陪伴。
陪同是隻要兩個人待在一處就好了,這也正符合很多父母帶娃的現狀。
但孩子更需要高質量的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意味着心與心的交流,不僅包括真摯的眼神交流、親切的語言互動,還包括自然的情境共處(與孩子共同做一件事)。
媽媽鼓勵的眼神,温柔的叮囑和親切的撫摸,都能夠帶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體驗。
所以,孩子愛粘媽媽,有可能是缺少高質量的陪伴。作為媽媽,可能需要一些“沉浸式帶娃”。
尋找愛與自信
埃裏克森人際關係模型中把人的一生分為7個階段,其中第二個階段(2歲到5歲左右)的孩子正處在自信與羞恥交替的過程中。
孩子逐漸意識到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開始想要探索世界。
這個時期的孩子是自信但也是自卑的,他在內心裏總懷疑自己是否被認可,是否被愛。
所以這個時期的孩子也往往更依賴媽媽的陪伴,這讓他彷彿回到媽媽的肚子裏,那麼的温暖和安全。
媽媽就像孩子的充電站,是他們永遠的休息地,也是他永遠的能量補給。
寫在最後
世界上沒有任何兩片一樣的葉子,也沒有兩個一樣的孩子。
孩子黏媽媽,原因或許不大相同,有可能是生理的聯繫、尋求安全感,也有可能是孩子缺少高質量的陪伴,希望獲得愛與自信。
但是歸根結底,孩子需要愛和陪伴。
一聲聲“媽媽”背後,包含的是對媽媽的愛,黏媽媽也是愛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