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 劉靜怡)“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5月26日,在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76歲的終末期心臟病患者張大爺接受了人工心臟植入手術。18年前,被診斷為冠心病的他接受了冠脈搭橋手術,4根橋血管曾挽救他的生命;如今,一顆人工心臟支撐他的生命繼續走下去。
截至7月15日,患者張大爺已順利出院。主刀醫生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閆煬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這也是國內人工心臟植入手術年齡最大的患者,也是國內第一例經單一肋間微創不停跳入血管降主動脈植入的患者。
閆煬和團隊在進行手術。醫院官微 圖
人工心臟成為他的救命稻草
耐力下降,走幾步就氣喘吁吁、身體疲憊......76歲的張大爺是一位終末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閆煬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張大爺曾經接受過冠脈搭橋手術,但隨着年齡增加,仍舊逐漸朝着心衰方向發展。
來到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後,閆煬和團隊對張大爺的情況進行了全面評估。患者身體狀況不樂觀:心肌嚴重受損,同時伴有二尖瓣大量返流,這意味着患者已經是重度心衰。
更糟糕的是,此前植入的4根橋血管中,只剩兩支還通着,兩根遠端的橋血管已經不能起任何作用。“由於他冠脈狀況很差,也沒有辦法進行第二次搭橋手術。”閆煬説,“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只能考慮移植心臟或者人工心臟了。”
新的挑戰又出現了。閆煬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每年全國有超過7000名患者在排隊等待心臟移植,但每年開展手術卻不足千例,等待供心的時間充滿不確定性。此外,張大爺年齡已經76歲,如果再接受一次開胸手術,不僅有可能損傷橋血管,身體狀況也很難承擔,風險無疑會增加。
“我知道我年齡大,手術風險高,我是個老兵,我不怕!”張大爺告訴閆煬,這讓他看到了張大爺希望改善生活質量的堅定意願。綜合研判之後,閆煬決定:以微創不停跳的方式,為張大爺植入人工心臟。
人工心臟植入沒有年齡限制
閆煬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通常情況下,人工心臟的入血管與心尖部位連接,出血管與升主動脈相吻合。即便採用微創的方式,也需要在患者的左側第五肋間及右側第二肋間開兩個切口。
考慮到張大爺的情況,閆煬決定再一次簡化手術——通過經心尖的路徑進行手術。這意味着這顆人工心臟將通過張大爺左側胸骨第五肋間入路植入,入血管吻合於降主動脈。原本需要兩個切口的手術,現在,只需要一個切口就能完成。
“雖然隨着年齡增加,身體機能下降,手術恢復速度會受影響,但人工心臟植入其實沒有明確的年齡限制。”閆煬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户端記者,“只要病人狀態良好,耐受微創手術,就可以進行人工心臟植入,這為高齡的終末期心衰患者帶來了生存希望。”
5月26日,在多個部門的協作下,閆煬團隊為張大爺實施了人工心臟植入手術。血泵正常運轉,張大爺成為閆煬操刀的第5例接受人工心臟微創不停跳植入的患者,同樣也是國內第一例通過微創不停跳手段,將入血管吻合於降主動脈的病人。
目前,張大爺已順利出院。在醫院就診的一個半月,他見證了自己生命的延續。“沒想到現在的醫療技術這麼發達,我這麼精神地活着簡直就是奇蹟!”出院後,他無比期盼跟親友團聚。等身體完全恢復,他希望這顆人工心能支撐他,跟家人一起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