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讀 | 智能時代,我們怎樣培養孩子
今天我們進入了一個全新時代,社會亟須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從孩子小時候起我們就教導他們要聽話,但又鼓勵他們要敢於質疑和挑戰權威,敢於創新,如何把這兩個方面統一起來?創新教育是否一定與傳統教育相悖?許多家長願意花時間陪孩子玩,那麼讓孩子玩什麼、怎麼玩才能啓發孩子的好奇心,引導他們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激情所在?家長什麼時候應該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和做決定?如何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讓影響孩子的窗口一直存在?如何引領孩子塑造健康向上的價值觀,幫助孩子找到人生的意義?……對於這一連串問題,我也曾有過困惑和焦慮,也希望能幫助我的三個兒子長大後更好地在競爭激烈和快速變化的社會中立於不敗之地。這些問題其實並沒有標準答案,每一位家長都有自己的思考和體驗,而我也開始了自己的思考與摸索。
2017年初,我在鳳凰衞視創辦和主持《領航者》節目併兼任製片人。4年多來我採訪了在科技、教育、大健康和金融等領域走在全球最前沿的120多位領航者,由此近距離觀察到世界鉅變的趨勢和對教育及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得以用更寬廣的視野,站在巨人的
肩膀上去思考教育的未來和今天應着手做的事情,為即將到來的社會變化做好準備。
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和顛覆着我們的生活,我們所學的相當一部分“舊知”很快會被迭代淘汰;新科技顛覆了很多產業,又催生了許多新行業,這就要求人們強化終身學習的理念和自我驅動力。
人們常説,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在某種程度上此言不假,其實更重要的是,不能讓孩子選錯了跑道,跑錯了方向!
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驅使我去和更多人分享自己瞭解和正在思考的一切,並賦予我足夠的動力與滿滿的精力,潛下心來撰寫我的第一本書,使我第一次完整地思考教育、回望過往人生和展望未來。
寫書的過程對我來説非常具有挑戰性。我16歲從廣州去美國讀書後一直身處英文環境,直到27歲才重新執筆用中文寫作,自感不是一個擁有深厚中文積澱的人。2020年上半年正值國內新冠疫情最嚴峻時期,我在臨生第三個兒子之際開始了這本書的策劃思考,小兒子出生後我每天忙於餵奶和輔導兩個哥哥在家學習,只能在孩子們進入夢鄉後進行寫作。寫書的同時,我還不能把本職工作落下……之所以還堅持要寫這本書,是因為深感這些年採訪的領航者擁有許多對於未來極其深刻的洞見,對於未來教育以及未來社會人才畫像擁有許多共識,他們的成長過程也有着各種獨特的經歷,而許多領航者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他們小時候父母不一樣的教育培養方式。我深受他們的啓發與鼓舞,努力爭取成就更好的自己。我摸索實踐全新教育理念以培養好三個兒子,決心加入創新教育的賽道,為更多的孩子能更好地適應未來做點什麼。
我希望把這些嘉賓對於未來教育的真知灼見、自己的感悟實踐以及思考探究的問題與更多人分享,一起探討怎樣才能更好地培養適應未來的孩子,共同走出焦慮。書中的分享不可能對所有人都適用,但我期待與你共同學習成長。
(本文為《盈得——與百位領航者探尋教育創新》自序節選,標題為編者擬)(於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