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嬰全身肌無力,只有眼珠能轉動,此前已有名患兒離世,終於特效藥來了……

今天一大早,浙大兒院心內科副主任章毅英主任醫師微信裏收到了童童(化名)的視頻,這個三歲的男孩四肢非常有力,在院子裏走得歡快。章毅英高興地回覆:“恢復得太好了,堅定信心繼續治療吧。”童童爸爸回覆:“一定會繼續治療,生在浙江省太幸運了。”

童童患有龐貝病,又稱Ⅱ型糖原貯積症,這種罕見病發病率約1/40000- 1/50000,嬰兒期發病的兒童,因伴有心臟肥大及心力衰竭,基本活不過1歲。2020年7月1日起,龐貝病正式納入浙江省罕見病用藥保障支付範圍,這意味着浙江省的龐貝病兒童終於能用上救命藥了。目前,國內僅有兩個省份將此病納入醫保。

龐貝病有兩種類型:嬰兒型主要表現為嚴重的肌無力、心臟肥大、肝臟腫大和呼吸困難,成人型表現為全身肌無力及呼吸衰竭。該病需要終身治療,如規範用藥,多數患者就能像健康人一樣成長和生活。但龐貝病治療費用極為高昂,以10公斤體重患兒為例,一年治療費高達56萬元,且隨着體重增長,治療費用也會增加。

2018年之前,因為國內沒有特效藥物,嬰兒型龐貝病兒童只能抱憾離世,章毅英親歷了4位龐貝病患兒離去,讓她極為心痛。隨着龐貝病特效藥進入中國,讓她親身感受到患兒的治療效果——從全身無力的狀態康復成一個個小可愛。據她介紹:“曾有一個6月齡的女嬰,入院時全身肌肉都鬆軟無力,心臟肥厚、心力衰竭,只有眼珠子能轉動,確診為龐貝病。今年2月,特效藥終於進入浙江,這位患兒經過兩個多月的精心治療,心臟功能明顯改善,全身活動也明顯增多了。”她相信,隨着該病列入醫保目錄,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獲益。就在這幾天,一位福建患兒聯繫到浙大兒院,希望通過規範治療獲得新生。

章毅英提醒各位家長,早診斷早治療對提高龐貝病兒童治療效果非常有幫助。如小嬰兒出現渾身無力、四肢鬆軟、嘴巴閉不牢的情況,或新生兒篩查心臟B超中發現心肌肥厚,家長一定要及時帶孩子來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排查是否患有龐貝病。另外,如龐貝病兒家長計劃再生育,建議來浙大兒院諮詢,避免再次生育龐貝病嬰兒。

據悉,約有50%的罕見病在出生後或者兒童期發病,浙大兒院是浙江省罕見病兒童患者最主要的診斷和治療醫院。目前,浙大兒院診斷的罕見病種類可達千餘種,如Prader-Willi綜合徵(小胖威利)、遺傳性高脂血症、巴爾得-別德爾(Bardet Biedl)綜合徵、勞-蒙(Laurence-Moon)綜合徵、William綜合徵、苯丙酮尿症(PKU)、肌營養不良、脊髓性肌萎縮症(SMA)、龐貝綜合徵、成骨不全(瓷娃娃)等。

浙大兒院黨委書記、浙江省出生缺陷與罕見病診治中心主任舒強教授説:“浙大兒院依託國家兒童健康與疾病臨牀醫學研究中心、國家出生缺陷診治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平台,面向出生缺陷和罕見病防控需求,形成了教育-篩查-診斷-治療-預防-管理為閉環的多學科交叉融合中心。中心在兒童罕見病診療上頗具經驗,並建立了遺傳診斷平台和多個遺傳罕見病 MDT 團隊,是國內為數不多能開展罕見病診治的專科醫院,能為罕見病兒童提供一流的診療服務。”

浙大兒院出生缺陷和罕見病MDT匯聚遺傳學、遺傳代謝、新生兒、內分泌、腎臟、呼吸、神經等內科學,以及新生兒外科、心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學等專家,能為罕見病兒童提供更多診療思路和方法,對出生結構缺陷(畸形)、遺傳罕見病提供多維度個體化治療,在國內外具有良好聲譽。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罕見病學組副組長、浙大兒院內分泌專家鄒朝春介紹,浙大兒院可通過尿篩查、基因篩查等診斷方法為罕見病病兒確診,並開展一些罕見病的非干預性研究,通過科研促進臨牀發展,只為給罕見病提供更好的治療。未來,浙大兒院將逐步建立完善我省罕見病登記、轉診系統及罕見病診治中心,解決罕見病診療困難的現狀。

浙江省罕見病用藥保障一直處於全國前列,隨着醫學技術的進步和醫療系統的不斷完善,越來越多的罕見病病兒會得到更好的治療和保障。希望社會各界能加大對罕見病病兒的關注和支持,讓他們的未來更美好。

浙大兒院在濱江院區開設了遺傳罕見病名醫門診、出生缺陷罕見病多學科聯合門診。

遺傳罕見病名醫門診

門診時間:每週四、每月第一週週日上午

診療範圍:遺傳矮小和性發育不良;病態肥胖;先天性脂代謝紊亂(高脂血症);面容特殊;多發畸形兒等遺傳類疾病。通過早期診斷、早治療,預防併發症發生,提高生活質量,並協助作遺傳諮詢,做到優生優育。

出生缺陷罕見病多學科聯合門診

門診時間: 可預約

診療範圍:先天性心臟病、多發畸形等不同出生缺陷及其他罕見病。通過呼吸科、消化科、神經科、腎臟科、內分泌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等多學科大會診,儘早明確診斷、制定干預方案。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98 字。

轉載請註明: 女嬰全身肌無力,只有眼珠能轉動,此前已有名患兒離世,終於特效藥來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