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和社會的綜合培養。想讓孩子人見人愛,在孩子3-6歲的這個階段,家長就需要格外的用心。
一個人的性格對這個人以後的發展影響是非常大的,有好性格的人更容易融入社會,更受人歡迎。而性格不好的人就會比較艱難,沒有人願意跟他做朋友,他的路也會非常難走。
經常聽到有人説,這孩子天生性格就是這樣,隨父母;其實並不是這樣,孩子的性格都是後天養成的,只不過是因為從小跟父母接觸的時間最多,父母就成了孩子的第一模仿對象,才會給人一種性格天生的這種錯覺。
3歲看到老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曾經美國有過一個實驗,召集了1000個家庭對3歲的孩子進行觀察和記錄;經過23年後,又找到這些孩子,通過與孩子交流,並和周圍人諮詢,發現大部分的孩子性格基本沒有什麼變化。
孩子的大腦在3-6歲的期間是發展的黃金期,這個時候孩子的很多探索行為都開始了萌芽。如果家長不能加以正確的引導,孩子很容易養成壞習慣甚至誤入歧途。
而且等孩子7歲以後,自主意識越來越強,家長再想改掉孩子的壞習慣,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孩子也會越來越難以管教。因此,一定要在孩子3-6歲之間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孩子都會或多或少的有壞習慣,這點無可厚非,但是如果孩子有這3個壞習慣,家長一定要“使勁管”,不能妥協。
3-6歲期間,孩子有這3個壞毛病家長要使勁管
1.愛撒謊孩子在小的時候是非觀是非常薄弱的,他們根本分辨不出來怎麼做是對的,怎麼做是錯的。他們唯一知道的事情就是一旦家長生氣了,就要迅速的“逃避懲罰”。因此,孩子做錯了事情,通常都會選擇説謊來躲避家長的怒火。
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撒謊了,一定不能含糊過關。因為孩子如果嚐到甜頭,就會認為撒謊是逃避批評的最好方法,就會養成撒謊的習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像“狼來了”裏面那個放羊的孩子一樣,身邊沒有一個人相信他。
因此,家長一定要及時指出孩子的錯誤,讓孩子知道,説謊這個行為是不正確的。
2.假裝聽不到大人的話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很聰明。當孩子不想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事情的時候,往往會選擇無視掉大人的命令。這個時候有的家長就會直接自己去做,不再要求孩子。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
這樣下去,孩子就會習慣性地無視大人的管教,養成目中無人的性格。而且這樣的孩子很容易性格偏執,這對於孩子以後進入社會是非常不利的。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用平等的語氣和孩子説話。很多家長喜歡用命令的語氣在上的跟孩子説話,其實這樣孩子反而不願意回應。當家長轉變了語氣,往往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家長最好還要跟孩子有眼神交流,讓孩子的注意力更能集中在家長身上。
3.一有不順心的事情就大哭大鬧很多孩子都是家裏的“獨苗”,從小被捧在手心裏長大。尤其是在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這些老一輩人的身邊,孩子簡直就是小皇帝。
而這也就形成了孩子在家就可以呼風喚雨的局面。這種孩子沒有經歷過挫折。只要有稍稍不順心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而往往在哭鬧過後,事情就得到了解決。
家長遇到這種情況一定不可以縱容孩子。一定要告訴孩子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的方式,否則孩子慢慢會成長為自私自利,不懂得關心別人而且脾氣還很差的人。
這樣的孩子無論是在學校還是進入社會,都不會受歡迎。
家長要用温和的方式去對待孩子,不能動輒打罵。因為家長的教育方式決定了孩子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當家長温柔地對待孩子,孩子會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是被理解的。因此孩子也會變得很温順。
規則是必要的,家長的以身作則也同樣重要。平時的時候,家長帶着孩子看的故事書,也要選擇一些培養性格方面的。
在這裏,我給大家推薦一套我家孩子很喜歡的繪本,名字叫做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全套共10冊,中英文雙語,在培養孩子情商的同時,也對孩子的英語啓蒙有很大的幫助。
這套書一共有十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講述不同的故事:做最好的自己、誠實守信、不亂髮脾氣、自我保護、克服恐懼、團結友愛、知書達禮、分享快樂、我能行、形成好習慣。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作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作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育兒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