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過度的依賴家長?學會“青蛙效應”,讓孩子學會自我獨立

孩子摔倒之後,很多時候都會哭着找爸爸媽媽,不管是不是摔疼了他都會哭。這時候父母往往都是趕緊過去扶起來安慰孩子。

但是要是父母不在身邊的情況下孩子更多的時候是可以自己站起來的,有時候可能也不會哭。

這是因為孩子知道父母就在身邊,他習慣性的依賴着自己的父母。這樣的孩子在生活中他們缺乏了自己的思考能力,什麼事情都指望着父母來幫忙。

孩子習慣性的依賴父母是因為父母對孩子插手過多。作為父母不要去強奪孩子的一切。孩子習慣性的依賴父母,往往不是孩子的錯,而是父母的插手過多,控制了孩子的一切。,他們可能對孩子做的許多事情都會不滿意,因為覺得孩子還小,做不好,最後都是自己親手來做。

父母對孩子過於溺愛。溺愛對於父母來説,有時候是一件不好衡量的事情,他們不知道多少是溺愛,多少是剛好。像一些新手父母,他們會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身上,會把所有的愛都給孩子,誠然這樣做對孩子是一件好事。

但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一個平衡的點,一旦過了,天平就會發生傾斜。過度的愛會導致孩子特別的依賴於父母,他們覺得既然什麼事情父母都會寵着他,那麼他就會逐漸地去習慣這種相處的模式。

父母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在這裏要給各位家長先講一個效應,它就是“青蛙效應”。

什麼是“青蛙效應”?當一隻青蛙它長期浸泡在温水當中時,逐漸地它就習慣了這樣的温度,如果你慢慢的加熱,青蛙很容易就會被滾燙的熱水燒死,可如果你突然加熱,青蛙會條件反射般的跳出熱水。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可以借用青蛙效應,偶爾給孩子一點小激勵,反而可以幫到他成長

巧用“青蛙效應”,讓孩子學會自我獨立

1、適當製造挫折

父母可以在平時生活中,適當的製造一些挫折給孩子。當孩子適應了平靜的生活,和習慣性的依賴父母的話,他是很難自己能夠變得獨立,而且對孩子來説長期以往會對他有很大的傷害。

因此偶爾的挫折就顯得非常的有必要,可以是留下一大堆的碗筷,讓孩子獨自去處理,也可以是讓孩子去參加一些競賽,都能很好的培養孩子的能力。

2、給孩子制定一些獎勵的措施

製造挫折的時候,也不能全是打擊孩子的,給孩子制定一些小獎勵,可以有效的激發孩子的鬥志。當然這些獎勵不要每次都給,而是不經意的給,別讓孩子過度注重物質的獎勵了。

3、多肯定少批評

肯定孩子帶來的效果遠比批評孩子要好,只是很多父母不懂,總以為孩子就是要多批評多打擊,經常被打擊的孩子,他們很容易就會變得懦弱和自卑。經常被肯定的孩子則會更加的自信。

其實孩子不獨立最終的問題還是得回到父母的身上,少一點控制,多一點空間,給孩子好的一個生長的環境。

父母一定要學會跟孩子保持距離,孩子能自己解決的問題儘量讓孩子自己解決,不要過多的幫助孩子,這樣孩子很難獨立。

家長起到好的引導作用就行,除非孩子自己搞不定的事情,家長再幫孩子去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30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過度的依賴家長?學會“青蛙效應”,讓孩子學會自我獨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