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深究科學 (ID:deepscience),作者:李曉韋,責編:常春藤,原文標題:《研究顯示十年間檳榔僅在湖南就引起2.5萬例口腔癌,為何被列入I 級致癌物仍未被禁售?》,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檳榔真的很可怕”。年僅36歲的男歌手傅松因嚼檳榔患癌去世,生前給了世人最後的忠告。
檳榔,一種打工人提神醒腦的小零食,看似無害但實際上卻是“口腔殺手”。早在2003年,世界衞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就把檳榔列入了“黑名單”,和煙酒、砒霜等同列為一級致癌物。
2020年12月05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國際醫學學術期刊《柳葉刀-腫瘤學》發表論文,通過細胞實驗證實了檳榔的主要活性成分檳榔鹼的遺傳毒性,並通過動物實驗證實檳榔鹼的致癌性。
另有權威研究顯示,短短十年間(2005~2016年),檳榔就在長沙引起了8222個口腔癌病例。根據這個數字推算,整個湖南省因檳榔致癌的患者約2.5萬例,而到2030年,湖南這一數字將猛增至30萬。
就是這樣一種能導致口腔癌的致命小零食,在國內外暢銷多年。為何有關檳榔的警告縷縷發生,但檳榔從未被禁售?
“當你開始咀嚼它的時候,一種強烈的感覺會擊中你的舌頭,像有成千上萬的繩子在拉扯着你的喉嚨。你的臉頰潮紅,呼吸縮短,你可能會感覺到輕微的嗡嗡聲。”
這是一個檳榔上癮的人親口描述的感覺,而他是湖南省數千名口腔癌的患者之一,像他一樣的口腔癌患者幾十年來接連不斷地湧現。
“願他在另外一個世界,再沒有檳榔”
2022年9月10日,傅松因口腔癌去世,終年36歲。
這是一位年輕的歌手,還處在事業的上升期。他的朋友在悼念他時説:“願他一路走好,願他在另外一個世界,再沒有檳榔,沒有痛苦,沒有癌症。”
傅松在Vlog中展示了自己的傷口
傅松出生於湖南常德,平時很愛嚼檳榔。2021年,傅松因長期嚼檳榔,臉部長了腫瘤後就醫,確診為口腔癌。據傅松透露,他的口腔癌復發了三次。他痛苦地表示,“我只是想以我的經歷來告訴大家,檳榔真的很可怕。”
致癌殺手被定性——檳榔鹼
為何小小的一顆檳榔能致癌?
早在2003年,世界衞生組織(WHO)的附屬機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就將兩種檳榔產品(一種是調味的,一種是未經調味的)列為第I類致癌物,這意味着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它們對人類是具有致癌性的。
IARC公佈的120種I類致癌物清單截圖
2021年1月1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在《柳葉刀·腫瘤學》(Lancet oncology)上發表了一篇題為“Carcinogenicity of acrolein, crotonaldehyde, and arecoline”的論文,對檳榔主要活性成分——檳榔鹼(arecoline)致癌性的主要評估結論。
研究發現,檳榔中含有包括該生物鹼在內的多種化合物,可以在因纖維過硬導致物理損傷的基礎上,再對口腔進行化學破壞。該文指出,檳榔鹼被定為2B類致癌物,即“可能對人類致癌”(Possibly carcinogenic to humans),但缺乏人體和人體組織的試驗證據。
這篇文章為我們揭開了檳榔作為致癌兇手的重要因素之一——檳榔鹼。那檳榔鹼是如何發揮作用致使人類患癌的?嚼檳榔和口腔癌又有什麼關聯?
據相關資料介紹:
檳榔致癌主要是兩方面的因素,一方面來説,檳榔的纖維粗糙,長期咀嚼會造成牙齒與牙周粘膜的物理損傷,導致口腔潰瘍、粘膜的纖維化,最終產生一系列的牙周疾病,而口腔黏膜纖維化的下一階段就是癌症。
另一方面就是剛剛我們提到的檳榔鹼等化學物質,經過人的咀嚼後在口腔中會分解出一些亞硝酸鹽類物質,這是具有致癌性的。亞硝酸鹽一旦進入胃部,會和胃酸反應,形成亞硝胺,這是一種強致癌物,將會增加患胃腸癌的風險。
歷史上因嚼檳榔患口腔癌的人很多,世人給口腔癌手術後的病人起了個很形象的名字叫“割臉人”。
這是因為這種手術後的創傷是無法估計的,輕則面部醜陋,情節嚴重時不得不將臉上癌變的牙牀、舌頭、嘴唇甚至半張臉切除。這類病人不能吞嚥,靠鼻飼、造瘻續命,從此再也無法品嚐食物的美味。
致癌“毒果”的黑歷史:引起大規模的口腔癌
儘管苦果累累、告誡重重,依舊有很多人難以改掉嚼檳榔的習慣。檳榔在我國流行的地區很多,這其中就包括了檳榔消費大省——湖南。
2017年時,研究人員基於湖南省長沙市12年的口腔癌數據,分析了中國檳榔相關的口腔癌以及健康負擔的趨勢,該論文發表於《中國牙科研究雜誌》(Chinese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上。
論文指出,在湘雅醫學院下屬的5家醫院中,短短十年間(2005~2016年),檳榔就在長沙造成了8222個口腔癌病例。根據這個數字推算,整個湖南省因檳榔致癌的患者約2.5萬例。
綜合趨勢分析預測,到2030年,檳榔將造成長沙口腔癌10萬以上,湖南省口腔癌30萬多例,累計的醫療費用經濟損失將超過640億元。
作者表明,根據該論文中的趨勢分析,湖南省不斷增長的檳榔產業將造成一場人道主義災難,造成巨大的人命和國家資源損失。為了防止這場災難,中國應該禁止檳榔,並儘快為檳榔消費者提供早期口腔癌篩查。
然而,禁止檳榔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檳榔這種小果子,早在湖南的歷史上拓上了堅固的印記,很難被磨滅。
據統計,湖南全省的檳榔產品銷售總額,從20世紀90年代的數千萬元增長到2017年的300多億元。
2019年,在廣泛的爭議和公眾輿論壓力下,檳榔種植大省湖南出台了一份行業“禁令”——《關於停止廣告宣傳的通知》。
該通知要求湖南所有檳榔生產企業從2019年3月7日起停止國內全部廣告宣傳。
檳榔的威脅:跨過國界,也成為美國人的心頭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醫生和媒體都在宣傳檳榔的危害,呼籲大家禁食檳榔。由於全球一體化的程度越來越深,檳榔的流行已經蔓延到了世界多地。
此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經認識到檳榔的致癌特性。2000年,美國衞生局局長在關於美國口腔衞生的報告中,也提到了食用檳榔與口腔粘膜纖維化之間的惡性聯繫。儘管如此,檳榔產品的進口和銷售至今仍未受到嚴格控制或特別徵税,這對美國的消費者羣體也同樣構成了嚴重的健康風險。
2022年,艾琳·塔米-莫里(TamiMaury)等人在《公共衞生事業部》(BMC Public Health)雜誌上發表的一篇文章發現,檳榔消費與美國口腔癌以及口腔永久性損傷密切相關。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因檳榔導致的癌症發生在美國一個特定的羣體——亞裔中,這一羣體有喜歡吃檳榔的習慣。
在這項美國本土跨區域的研究中,研究人員共調查了275人,其中58%為女性,43%為35~54 歲,67%出生在美國境外。
調查顯示,在這些受訪者中,91%的人熟悉檳榔,17%的人自稱曾經食用過檳榔,另有31%的受訪者的朋友/家人曾使用過檳榔。研究還發現,來自印度次大陸移民或後裔與檳榔的食用密切相關,如果身邊的朋友有食用過檳榔,也會增加檳榔的消費。
這項研究為今後的檳榔食用行為干預提供了科學的數據基礎,同時,政府也能夠據此來制定相應的舉措,從而預防口腔癌的發生。
事實上,這不僅能讓我們瞭解美國口腔癌的患者情況,也能對我國因食用檳榔而導致的口腔癌干預提供幫助。
參考資料:1. 年僅36歲男歌手去世!生前錄下視頻告誡所有人:這個玩意真的很可怕_鳳凰網.2. Trend Analysis of Betel Nut-associated Oral Cancer and Health Burden in China | Quintessenz Verlags-GmbH (quintessence-publishing.com)3. https://www.quintessence-publishing.com/4. Betel Nuts, Hunan’s Popular But Cancerous Snack (sixthtone.com)5. 導致口腔癌的罪魁禍首之一檳榔 終於被國家點名了!-新華網 (xinhuanet.com)6. Evidence of areca nut consump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ainland: a cross-sectional study | BMC Public Health | Full Text (biomedcentral.com)7. Microsoft Word - Troyer Smokeless Tobacco and Betel Quid Use in Southeast Asia_formatted (virginia.edu)8. Carcinogenicity of acrolein, crotonaldehyde, and arecoline - The Lancet Oncology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深究科學 (ID:deepscience),作者:李曉韋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如對本稿件有異議或投訴,請聯繫[email protected]End
想漲知識 關注虎嗅視頻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