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字真的好聽嗎?90後父母掀起新一波“起名潮”,子軒已過氣
一個人的文化底藴往往來源於家庭教育,以及後天個人的學習收穫的素養。不過想要顯得自己有文化,其實也不難。
就像很多年輕的90後父母總希望給孩子取一些有文化的名字,這就掀起了另一波的起名熱潮,把以前的“紫萱”“子軒”“紫軒”等熱門名字再一次的拋之腦後。
每個年代的同學在名字方面都有着一個可以共同追究的規律,比如前兩年幼兒園裏的新同學名單永遠充滿着子軒之類的字眼。
但90後成為父母之後,新生兒的起名熱潮又轉變了風向。讓我們來看看有一位家長最近帶着孩子打疫苗的時候,拍下的一張照片就知道了。
在這張照片中,透露着不少當代父母取名字的風格和套路,顯然要比以往爛大街的名字要獨特很多,可是又有着一種説不出來的奇怪感覺。
有一位網友道出了真相,那就是這些父母給孩子起的名字都不是那麼接地氣,就像小説裏的男女主角名字一樣。可是你要説這好聽嗎?又似乎沒有那麼公認的好聽。
這是因為,現在的父母普遍都接受過大學或者高等教育。他們想像老一輩那樣起出更有文化內涵的名字,讓人聽了名字就覺得賞心悦目。
説白了,父母給孩子起這樣獨特的名字,都是希望能夠讓孩子更有文化素養,讓別人一聽這個名字就覺得是來自書香世家。
文化底藴就和個人的素養一樣,是需要長時間的努力才能養成了一種特質,並不能通過一個簡單的名字就表現出來。家長們的用力過猛,往往還只會翻車。
最好的方式其實是從教育的角度入手,從小就培養學生的閲讀意識,加強課外知識的攝取量。這樣的人不可能沒有文化素養和底子。
那麼就涉及到我們常説的家庭教育了,書香世家之所以那麼令人嚮往,就是因為能給人提供一個安心自主學習的環境,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都是知識。
其次就是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多讀書的學生,在言語談吐之間就能體現出自己不凡的見解。進入學校之後,語文成績也自然而然就能得到提高。
語文是我們公認的三大主科之一,對於語文成績的提高其實沒有技巧。看的都是平日裏自己不斷地積累和學習。語文成績好的同學才是真正素養的體現。
還有是看重學習成績。在學校裏學到的知識並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的,也是為了讓我們在各大基礎學科中都有所涉獵,為我們以後接觸高等教育做準備。
一個人在學生時代的成績較好,就説明掌握的知識較為均衡,不會出現偏科以及不學無術的現象。各方面的知識都有涉及,這樣的人文化素質也絕對不會太差。
最後,作為家庭教育的主導者,父母必須要起到監督學生學習的作用,一個人愛學習往往是被培養出來的,並沒有人天生就懂得學習的重要性。
在學生時代,如果我們沒有過多的資源去開闊眼界,那麼建議大家一定要學好語文這門科目。語文能夠給人帶來的改變是極大的。
有些人輕視語文,認為不用學就可以會的母語為什麼還要重視起來呢?但是我們不學習就永遠都不知道文化中的專名詞和定義都是怎麼來的。
我們言語中的絕大部分談吐以及我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和世界觀的養成都是來源於自己的文化,語文這門學科就可以給我們提供最大的接觸面。
語文雖然是純文科,但是學好了語文之後,我們的感性思維和邏輯能力都能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而在言語談吐之間也會能更加言之有物。
從學科的地位上來講,學好語文也至少能保證我們可以順利地升學發展。作為主科,語文在高考中佔有150分的大分值,絕對不可能被忽視。
而且語文學得好就有天然的優勢,因為這門科目後續的補習將會非常困難,想要提升一分也都是要付出極大努力的事情。
趁着自己還在低年級,就一定要打好語文基礎,這樣到了高中時代就不用花費太多時間補習語文和提升語文分數。
那麼你認為這些新一屆學生的名字好聽嗎?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