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連花清瘟組方治新冠肺炎的依據是什麼?

作者:廣州醫科大學 王新華

瘟疫是中醫對具有強烈傳染性並能引起流行的急性傳染病的統稱。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稱之為“五疫”。明代吳又可在《温疫論》中總結其發病原因為感受天地間別有的一種異氣,又稱為癘氣、雜氣、戾氣。儘管表述不盡相同,但歷代醫家一致認為這一類疾病具有傳染性強、發病急、傳變快、病狀表現相似、危重死亡多發的致病特點。並且,同一種瘟疫的致病特點、病程演變及臨牀表現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常呈現出羣體性發病,也就是《黃帝內經》所説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

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連花清瘟組方治新冠肺炎的依據是什麼?

《吳又可先生瘟疫方論》

用通治方治療瘟疫的理論依據

中醫診療始於“辨病”,成書於西漢的《五十二病方》是現存最早的體現“辨病論治”思想的醫方書。《黃帝內經》確立了中醫辨證體系,也是中醫學“辨病論治”理論之起源。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六經辨證與雜病診療模式,奠定了中醫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思想基礎。古代中醫學之“辨證論治”特點表現為以病為綱,以證為目。當西風東漸,匯通派醫家開創中西醫結合診療思路之後,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現代中醫臨牀應用西醫疾病診斷結合中醫辨證分型治療的病證結合模式逐漸形成。此種診療模式貌似兼取中西醫學之所長,然其忽略了對於中醫學本身早已存在的“辨病論治”內涵的深入探討與研究應用。

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連花清瘟組方治新冠肺炎的依據是什麼?

馬王堆漢墓帛書《五十二病方》

病是指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對患者症狀、體徵、病因、性質、部位及體質進行全面分析與辨別,進而作出疾病種類的診斷,它是中醫對疾病本質的認識。證是疾病過程中對某一階段或者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組相對固定的、有內在聯繫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病變本質的症狀和體徵構成,反映階段性的疾病本質,不能把握疾病總體病變規律。正因如此,瘟疫的防治須辨病論治與辨證論治相結合,辨病論治是主要模式,在病因、病理、病位都很明確的前提下,採用專病專方目標明確療效更有保障;辨證論治是其必要補充。

“通治方”是實現辨病論治的基本途徑,通過辨病論治把握瘟疫的病因、病機及致病特點,針對瘟疫的核心病證,根據關鍵病因病機進行組方,而不是侷限於零散的症狀,這種有的放矢、直中核心的針對性用藥,既避免了防治重點的偏移,又能有效截斷病勢、防止傳變、保護易感人羣,還能短時間內迅速覆蓋大量人羣。也正因如此,“通治方”自古以來一直用於龐大的“病狀相似”的患病人羣,以有效改善症狀並防止病情惡化。對於少數的素體虛弱、病情較重的人羣,可以在“通治方”的基礎上結合辨證論治進行加減,以應對由於個體差異出現的複雜多變的病情。

在瘟疫發病之初,及早應用行之有效的通治方抗疫,歷代皆為首善之選。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創制普濟消毒飲治療大頭瘟,世人皆稱為“仙方”。同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創制“人中黃丸”治療瘟疫。明代瘟疫大家吳又可創制達原飲等奇方,活人無數。近現代中醫學家惲鐵樵用麻杏石甘湯治療猩紅熱,郭可明用白虎湯治療流行性乙型腦炎,還有中醫藥治療非典、流感、新冠肺炎等都有使用“通治方”抗疫的成功範例。以“通治方”防治瘟疫正體現了“辨病為先,辨證為輔”的瘟疫辨治特點。

連花清瘟組方治新冠肺炎的依據

疫毒從口鼻而入,肺是主要受邪之處,大腸是其順傳出路。肺與大腸相表裏,肺氣受抑宣降失常與大腸裏氣不通相互惡化,積極使用下法有助於肺氣宣降,防止病情傳變惡化。肺主皮毛之開闔,肺氣宣降正常也能促進疫毒從皮毛孔竅排出體外。

《温疫論》不僅首先認識到瘟疫是由癘氣所致,還最早闡明瞭早逐客邪、急證急攻、先證用藥、截斷病勢、裏通表和、疫後養陰的原則。其中最突出的體現就是吳又可治瘟疫善用大黃,強調使用“下法”不必拘於結糞燥屎,通大便實為開門祛賊之法,是一種手段,祛邪才是目的。

對於新冠肺炎而言,雖然致病毒株多有變異,一些感染者也有嗅覺或味覺消失等特殊症狀,但主要症狀表現基本相似。新冠肺炎患者多表現出發熱、乏力、周身痠痛、咳嗽、咯痰的呼吸道症狀,並可伴有嘔吐、噁心不食、大便不暢、納差腹脹等消化道症狀,既有表證又有裏證,符合《温疫論》中疫邪多表裏分傳的特點。

對於新冠肺炎高熱、氣短、喘息等症狀,適宜用麻杏石甘湯、銀翹散以辛涼宣泄、清肺平喘,使疫毒從衞分、氣分而解。若疫毒傳裏,出現高熱、咳嗽氣喘、咳痰、腹脹便秘等入裏化熱、肺氣壅滯、腑氣不通之象,則適宜使用大黃泄熱攻下,使邪氣隨大便而出,實現通腑瀉肺、清腸安肺的目的。

疫情期間臨牀應用的“三藥三方”之一的連花清瘟組方正是以麻杏石甘湯、銀翹散為基礎方加減而成,加用大黃可謂得《温疫論》先證用藥截斷病勢之真意。其組方中的藿香,芳香化濕護脾胃,既可減輕苦寒藥所致胃部不適,也正適用於新冠肺炎病症中所表現出的濕證。而銀翹散還有辛涼救陰之功效。方中的紅景天益氣活血通脈,能“治大熱、身煩熱、邪惡氣”,清解化瘀,現代研究證實具有提高人體免疫功能和耐缺氧能力,保護肺微血管內皮細胞、抑制肺纖維化,恰恰適用於新冠肺炎患者胸悶氣短、肺組織損傷等病理變化。對於苦寒藥多傷脾胃的顧慮,吳又可也早有論述,服藥後可飲用薑湯或熱稀粥以調理胃氣。而苦寒藥物有助於迅速排出邪熱瘟毒,不可不用,現代研究也表明金銀花、連翹、大黃、板藍根等清熱解毒攻下藥物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

連花清瘟的基礎和臨牀研究也都證實了連花清瘟組方對新冠肺炎的有效性。發表於Pharmacological Research(《藥理學研究》)的基礎研究文章《連花清瘟對新冠病毒具有抗病毒、抗炎作用》證實,連花清瘟能抑制新冠病毒在細胞中的複製,減少細胞內的病毒顆粒,減輕細胞損傷。而且多個網絡藥理學研究顯示連花清瘟治療新冠肺炎有廣泛的物質基礎和多靶起效的作用優勢。發表於Phytomedicine(《植物醫學》)的臨牀研究文章《中藥連花清瘟膠囊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中的臨牀療效和安全性評價: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多中心臨牀試驗》證實,連花清瘟能夠提高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發熱、乏力、咳嗽症狀消失率,縮短症狀持續時間,提高肺部CT好轉比例和臨牀治癒率,降低轉重症比例。發表於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循證補充與替代醫學》)的臨牀研究文章《連花清瘟膠囊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前瞻性開放標籤對照試驗》初步顯示,連花清瘟能降低新冠密接人羣核酸陽性率。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86 字。

轉載請註明: 辨病與辨證相結合!連花清瘟組方治新冠肺炎的依據是什麼?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