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們普遍生活條件都很不錯,大多數家庭也都只有一個孩子。所以,為了讓孩子更優秀,家長們則是會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但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多事情如果家長掌握不好分寸的話,是很容易教壞孩子的。
樂樂是一名6歲的小男孩,由於是家裏的獨子,所以他媽媽平時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總是給兒子照顧得無微不至。
當然,樂樂的媽媽也清楚,孩子不能溺愛。所以,她一直也在把握着分寸。比方説,樂樂的媽媽每天都會提前給孩子準備好要穿的衣服放在牀頭,讓孩子自己穿。她覺得這既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也照顧好了孩子。
可樂樂的媽媽畢竟不是超人,不能做到事事周全。所以,有時候她也會做出一些“溺愛”孩子的事情。
比方説,這天,外面下了雨。但是樂樂的媽媽查看的天氣預報報錯了,所以,早上在給孩子準備衣服的時候,樂樂的媽媽就沒有給孩子準備雨具。這讓樂樂的媽媽很是自責,在孩子回來後,她還擺出了一副小心翼翼的樣子,生怕孩子會因此而生氣。
再比如,這天樂樂媽媽給孩子買了一條非常時尚的褲子。但是讓樂樂媽媽沒想到的是,第二天樂樂不小心被這條褲子上的裝飾品劃傷了,樂樂媽媽知道後心疼極了,一直責怪自己,説自己不該給孩子買這樣的褲子。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而這些事情也讓孩子發生了變化。樂樂的脾氣在媽媽的這種“新型溺愛”下變得越來越差,整個人都變得很任性,絲毫不懂得尊重媽媽,也不願意理解、體諒媽媽。
我們有不溺愛孩子的這個意識是好的,但是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做到把控好底線,清楚底線是什麼。照顧孩子是我們應該負的責任,但是有些事情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管。而且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照顧得那麼周全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一些無法預測的變數而感到內疚。
身為父母,樂樂媽媽其實做的已經是足夠了。就算孩子淋了雨、被劃傷,也是正常現象,作為家長我們沒有必要那麼在意,那麼卑微。如果我們總是這樣的話,孩子只會越來越覺得父母所給予自己的是理所當然的,只會被寵壞。
雖然説,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溺愛孩子不好,也會像樂樂媽媽那樣,儘自己所能去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了。但是,他們其實還是不清楚什麼事情該管,什麼事情不該管的。也就是説,他們根本分不清什麼是溺愛。很多事情在他們眼中是很正常的,但其實在別人眼中就是在溺愛孩子。而這種“新型溺愛”正在蔓延,這些不懂“藏”愛的家長,最後只會教壞孩子。
1. 不要總是主動提供孩子需要的東西
首先,我們作為家長,要學會放手、學會拒絕孩子。不要孩子一有要求,我們就滿足孩子。甚至於像事件中的樂樂媽媽那樣,孩子還不等張口,她就先想到了孩子所需要的東西,主動提供給孩子。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覺得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變得越來越不能體諒父母。
2. 找準自己的位置
我們都説,家長不應該總是擺出“大人的架子”。但是,如果家長平時在面對孩子總是很卑微的話,其實也是不行的。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家長也是人,也是有缺點有問題的人,他們不可能做到事事周全。做錯了我們可以認錯,但是沒有必要低三下四。這樣孩子只會讓孩子越來越高傲,越來越不把父母當回事。
3. 分清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
現在有很多家長總是分不清自己什麼該管,什麼不該管,就亂管孩子。像是一些孩子自己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其實我們是沒有必要操心的。操心過度 ,只會讓孩子變成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人;如果我們什麼都不操心,也一樣會害了孩子。所以,掌握好度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