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是寶寶成長路上的必經之路,對於寶寶和媽媽都很重要,只有順利渡過斷奶期,寶寶和媽媽才能順利進入下一階段。不過已經斷奶的媽媽現在提到“斷奶”都是“欲語淚先流”,甚至有寶媽表示:“寶寶一斷奶就生病了,太難受了”,這讓即將斷奶的媽媽“瑟瑟發抖”....
為什麼寶寶斷奶後易生病?
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也是媽媽和寶寶建立情感的最佳紐帶,很多媽媽都把自然離乳當成理想目標,但更多的媽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選擇斷奶,比如工作、堵奶、乳腺炎等。一旦斷奶,寶寶就失去了母乳中的免疫活性因子,比如分泌型SIgA抗體、白細胞介素、乳鐵蛋白、脂肪酶、溶解酶等[1],這些免疫物質屬於人體的第二道防線,有助於保護嬰兒的腸道、咽喉和肺部的黏膜層以及抵禦致病菌和病毒的感染。但是要注意的是:這些抗體只是暫時的,它們可能在與病毒鬥爭過程中犧牲掉,也可能隨着寶寶的消化系統分解並被排出體外。
如果寶寶一直在喝母乳,那麼這些免疫活性物質能夠源源不斷的進入寶寶身體。但斷奶之後,寶寶身體各器官及其免疫功能並未發育完全,無法合成充裕的免疫活性物質。當遇上覆雜多變的天氣、環境,寶寶體內的免疫活性物質無法與穿過第一道防線的細菌病毒抗爭時,就會刺激第三道防線——特異性免疫,此時寶寶可能出現發熱、局部紅腫、疼痛等症狀。
所以寶寶斷奶之後,確實會存在免疫活性物質降低的階段,而這個階段尤為重要,稍微不注意,寶寶就容易生病。
除此之外,還有2種情況也是導致寶寶生病的原因:
✘寶寶在斷奶期間的餵養不合理,導致飲食不規律,營養補充不及時;
✘ 斷奶方式太粗暴,導致寶寶哭鬧不止,情緒低落。
斷奶後,如何延續寶寶強大免疫力?
很多老一輩的人想:既然斷奶後易生病,那就別斷奶了。但這個肯定是無法完全做到的,除非媽媽的精力很好,能夠兼顧工作持續純母乳餵養。實際上《2019年中國母乳餵養影響因素調查報告》顯示:母乳餵養率最高的為大城市,僅佔36%,而中小城市的母乳餵養率最低,佔23%。所以媽媽現在要考慮的並不是為了寶寶堅持不斷奶,而是如何在斷奶後延續寶寶的強大免疫力。
寶寶斷奶後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母乳中源源不斷的免疫活性物質,屬於免疫系統的第二道防線。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延續免疫系統的第二道防線是關鍵。從母乳中的免疫物質來看,乳鐵蛋白佔母乳總蛋白的20%,能夠發揮抗菌的作用,溶菌酶、補體、細胞因子甚至白細胞都能促進寶寶免疫系統的成熟[1]。所以媽媽可以在斷奶後為寶寶提供以上營養物質。
三個方法助力寶寶免疫力
乳鐵蛋白是關鍵
我們從寶寶的免疫活性物質以及哺乳環境來看,媽媽可以從三個方面助力寶寶免疫力。
√額外攝入乳鐵蛋白
由於溶菌酶、白細胞等免疫活性物質,寶寶無法從外界獲得,而乳鐵蛋白卻可以從外界補充,所以媽媽可以採取補充乳鐵蛋白的方式來保證寶寶免疫物質的攝入。
乳鐵蛋白於1939年被發現,2016年,美國FDA將乳鐵蛋白認定為GRAS[2]。2018年,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發布了《乳鐵蛋白嬰幼兒健康效應專家共識》,多名婦幼營養專家共同起草和評審。乳鐵蛋白是繼DHA之後又一個達成共識的、被認可功效的嬰幼兒營養素。
據大量的動物實驗和臨牀研究發現,乳鐵蛋白可預防和輔助治療嬰幼兒腹瀉、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呼吸道疾病、新生兒敗血症,對改善嬰幼兒貧血和促進其生長髮育也有一定的作用[3]。所以如果媽媽購買的奶粉裏面不含乳鐵蛋白,那麼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選擇補充乳鐵蛋白製劑。
√保證攝入充足的蛋白質
我們可以看到以上免疫細胞和抗體都由蛋白質構成的,所以攝入充足的蛋白質非常重要。而蛋白質的良好來源有奶、蛋、豆製品、肉類。如果媽媽是1歲之前斷奶,那麼一定要保證每日的奶量,因為這個階段的寶寶是以奶為主;1歲之後,媽媽在保證奶量充足的情況下,一定要注意膳食的均衡性,多吃富含蛋白質的食物;3歲之後,媽媽要保證奶不斷,可以適當豐富奶製品的種類,比如酸奶、鮮奶、兒童奶粉等。
√安撫寶寶的情緒
由於母乳不止是給寶寶最好的食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發揮着安撫寶寶的作用。所以斷奶之後寶寶可能因為缺乏安全感而造成心理傷害,進而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工作。
母乳是寶寶的第一道防護,卻不是寶寶永遠的“保護傘”。寶寶早晚都會經歷斷奶這一階段。如果有條件,寶媽可以一直母乳餵養至2歲。如果確實要斷奶,則需要考慮寶寶的免疫系統的能力,如果平時寶寶就容易生病,那麼可以考慮在斷奶階段給予寶寶充足的乳鐵蛋白,助力寶寶第二道免疫防線!此外,媽媽也需要注意寶寶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睡好覺、喝足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