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六歲前這4個特徵,很多父母以為是缺點,其實是智商高的體現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聰明,有天賦,很多人以學習成績來判斷是否聰明,學習好預示着天生智商高,學習差認為孩子笨,這種判斷標準未免武斷。數學家與心理學家尼古拉斯·高維特曾提出:一個孩子學習方面很困難,但是不妨礙他有高智力潛能。兩者沒有那麼密切的關聯,也並不矛盾。僅憑成績判斷聰明還是笨,很可能會錯失發掘孩子智商潛能的機會。

孩子六歲前這4個特徵,很多父母以為是缺點,其實是智商高的體現

15歲的上海中學生談方琳,憑着研究的數學課題獲獎、參加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被稱為“最年輕的科學家”,人民日報、央視點名稱讚。大家稱她是高智商“天才少女”,然而她的成就並非完全靠智商,父母從小就支持她在數學方面的興趣,考試失利,和其他孩子沒有區別,也需要父母的鼓勵。而同齡人的暑假在玩耍,她在跟着教授做科研。

孩子六歲前這4個特徵,很多父母以為是缺點,其實是智商高的體現

談方琳表示:做研究並沒有那麼順利,有十年磨一劍的精神才能有研究成果,她的口頭禪就是“要更努力學習”。其實每個孩子的智商相差不大,在於家長怎樣發掘和培養潛能,更在於本身的努力程度。有心理學家之父稱號的威廉·詹姆斯曾提出:普通人的潛在智能只發揮了10%。智力除了天生部分,更多的還需要後天用合適的方法激發。

孩子六歲前這4個特徵,很多父母以為是缺點,其實是智商高的體現

孩子的智商遺傳佔一部分,後天環境的影響,發掘開發也有很大影響。腦神經元關係着大腦的“進退廢”,在2歲之前沒有神經元之間的連接,受外界刺激越豐富連接越多,甚至能達到幾十億個連接,也預示着大腦發育情況。而0-6歲是發育最快的階段,這個時期父母需要把握好,發掘孩子的潛能。特徵一:喜歡動手李玫瑾教授曾經説:孩子的智商情況,通過他的手可以看出。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經指出:兒童的手指與早期的智力水平有關聯。來自加拿大的神經科醫生通過研究發現:手掌和手指佔據大腦感覺區的1/4;佔據運動區的1/3;於是有了手指是“第二大腦”的説法。

孩子六歲前這4個特徵,很多父母以為是缺點,其實是智商高的體現

心靈手巧大概也來源於此,如果孩子比同齡人,手部更靈活、精巧,説明大腦發育好,智商不低。那些在幼兒時期和小學階段,擅長繪畫,愛好玩手部運動益智遊戲的孩子,比如魔方、魯班鎖等,會比較聰明。

孩子六歲前這4個特徵,很多父母以為是缺點,其實是智商高的體現

人類從猿進化的第一步也是從雙手拿起勞動工具開始,如果觀察你家娃6歲以前,很喜歡動手,那就着重鍛鍊他的手部動作,越精細越好,有助於大腦同步發育。特徵二:喜歡動嘴如果孩子自從會説話起就是小話癆,那他有高智商的潛能,語言的輸出,需要用思維還要用到邏輯和表達能力,大腦將這些能力組合分配後,才組織成語言講出來。Tips:孩子喜歡動嘴,有機會就説話,表示他一直思考,不僅智商高,情商也不會低。特徵三:專注力高注意力集中,專注力高,學習也好其他事也好,全身心投入,沉浸在思考中,不容易被外界打擾,效率就會高效果也好,這是學習中重要的能力。那些專注力差的孩子,坐不住,沒有耐心,很容易放棄,也沒有用心思考,這就是拉開差距的關鍵。

孩子六歲前這4個特徵,很多父母以為是缺點,其實是智商高的體現

要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專注力,在玩玩具,或者投入某件事時,不輕易打擾,提供安靜的環境。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鼓勵他堅持,還可以做一些益智遊戲,閲讀有關訓練專注力的書籍等。特徵四:喜歡發問寶寶到了五六歲,感官和知覺已經發育成熟,對他生活的環境也會有新的認知,有較強的探索慾望和好奇心,他們認為的新鮮事物急切想知道答案。每當提出一個問題,寶寶一定在大腦中思考過,抓取過他所掌握的信息,得不到答案才發問。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有耐心應對十萬個為什麼,滿足寶寶的好奇心,也是保護挖掘他的智商潛能。

孩子六歲前這4個特徵,很多父母以為是缺點,其實是智商高的體現

愛説、愛問,在他做一件事怎麼叫都叫不動,這些特徵很多父母看來是個煩人的小孩,其實這恰恰是孩子具備高智商的潛能。一定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足夠的支持。小辮子媽有話説:分析瞭解孩子是否具備高智商潛能,並非把孩子按三六等級區分,而應該在大腦發育關鍵階段,父母通過用心觀察,瞭解所具備的潛能,做到因材施教。讓每一個孩子都獲得合適的引導,發揮出最大潛能,都站在屬於自己的最高起跑線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82 字。

轉載請註明: 孩子六歲前這4個特徵,很多父母以為是缺點,其實是智商高的體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