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種細菌和毒素潛藏在食物中,需引起重視

這4種細菌和毒素潛藏在食物中,需引起重視

病從口入,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相關統計,本星球每年大約有10%的人,由於食用不潔食物而染病;食源性疾病,是導致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重要因素;每年約有42萬人死於進食不潔食物所引起的疾病。普通百姓,可能想不到,有些致命的細菌和毒素,就潛藏在日常食物中。咱們現在挑選4個代表,進行解析。

日常生活中,需要引起警惕的第1種食源性疾病,是沙門氏菌感染。這種致病菌,1885年時,首次在霍亂流行時期,由沙門氏分離,因此而得名。沙門氏菌,目前仍然是引起食物中毒的最常見因素。沙門氏菌,屬於革蘭氏陰性腸道桿菌,已經發現的菌株超過1000種,可以按照抗原成分,劃分為5個基本菌組,其中,與咱們人類關係最為密切的是副傷寒甲桿菌。

沙門氏菌主要造成肉類污染,感染後可以引起腹部絞痛,以及發燒、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健康成年人,感染後,多數在發燒72小時後好轉,但是,免疫功能低下者,或是老人及孩子,可能出現菌血症,從而導致死亡。預防措施,主要是分別處理生食和熟食,食物,尤其是家禽等肉食,要煮熟、煮透再吃。同時,要防止蒼蠅污染食物,過期及腐敗食物應該丟棄。

這4種細菌和毒素潛藏在食物中,需引起重視

日常生活中,需要引起警惕的第2種食源性疾病,是李斯特菌感染。李斯特菌,於1926年首次被英國學者穆裏,在病死的兔子體內發現;1940年被正式命名,取名李斯特菌,是為了紀念發明石碳酸消毒法的李斯特大夫。李斯特菌,在自然界廣泛存在,最喜歡的生存環境是奶製品和青飼料,特點是耐酸鹼,但不耐熱,生長條件是攝氏2到24度,而咱們家中冰箱的冷藏室,通常將温度設定在攝氏2到8度,因此,是適宜李斯特菌生長及繁殖的温度環境。放在冰箱裏的剩飯、牛奶、冷飲、蔬菜等,都可能寄生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分為6種,讓咱們人類染病的主要是單增李斯特菌。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如果感染的話,只引起輕微的胃腸炎或者類似感冒的症狀,不吃藥也可能自愈;但是,如果免疫功能較差的人感染,症狀就較為嚴重;孕婦感染,發生流產的可能約為30%,還可以穿過胎盤屏障,造成胎兒死亡。最令人擔憂的是,感染單增李斯特菌後,可能在感染後的3到70天才出現症狀,因此,很難引起警覺。預防李斯菌感染,需要圍繞冰箱採取措施,首先是定期清理;其次是生熟食物要分開存放,冰箱內的食物取出後,需要放置1段時間或者熱透再食用。

這4種細菌和毒素潛藏在食物中,需引起重視

日常生活中,需要引起警惕的第3種食源性疾病,是布魯氏菌感染。布魯氏桿菌,在1886年由微生物學家布魯氏首先發現。感染布魯氏菌後導致的疾病,被稱為布病,又稱為地中海弛張熱或波浪熱,是1種人畜共患疾病,主要受影響的動物是羊、牛、豬,傳播性及致病率最高的是羊型。豬型布魯氏菌,曾在40年代被用於戰爭,70年代被銷燬。布病主要侵害淋巴系統和生殖系統,嚴重者影響生育,甚至造成死亡。布病的主要傳染途徑是進食污染的鮮奶或乳製品,或者接觸感染的動物及污染牛羊肉。預防措施,主要是避免飲用現擠的羊奶或牛奶,接觸牛羊等動物後,需要認真洗手。

這4種細菌和毒素潛藏在食物中,需引起重視

日常生活中,需要引起警惕的第4種食源性疾病,是米酵菌酸中毒。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單胞細菌產生的毒素,適宜這種細菌生長的温度是攝氏37度,產生毒素的最佳温度是攝氏26度,米酵菌素對紫外線敏感,但是,耐熱性極強,100攝氏度高温煮沸,也不能破壞毒性。中毒後出現上腹不適、噁心、嘔吐,嚴重時,皮膚黃染、肝脾腫大、皮下出血,出現血尿及嘔血,驚厥、抽搐、休克,死亡率高達40%。預防措施,是避免食用鮮木耳,也不要食用泡發過夜的黑木耳或銀耳;還要注意米粉或粉條等發酵食物的處理。好啦,要去清理冰箱啦,明天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50 字。

轉載請註明: 這4種細菌和毒素潛藏在食物中,需引起重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