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説中國人在家庭分工上一貫主張男女有別,奈何老公能力有限,結婚生子後,我依然在職場打拼,孩子的照顧就託付給了婆婆一家。本以為老人家能體諒我們小輩的不容易,在孩子想念爸爸媽媽時多有撫慰,誰知,兒子一次童言無忌暴露了真相。
“媽媽,奶奶説你懶,還説你不管我,所以才不來看我!”
難得有時間回老家,我正帶着兒子逛街時,他突然冒出來這麼句話。小傢伙才五歲,還在上幼兒園,若不是婆婆口無遮攔,怎麼會出口就是對我的抱怨呢?想到在孩子面前批判老人不好,我靈機一動,立刻回答:“那寶寶覺得媽媽懶不懶呢?”
兒子立刻“上鈎”,拼命搖頭:“媽媽才不懶,一回來就給我買好吃的,還給我寫(輔導)作業,媽媽最好了!”看來小傢伙還是知道體諒我的。
於是我再接再厲,對兒子叮囑:“既然寶寶知道媽媽不容易,那下次奶奶再説媽媽懶的時候,寶寶要怎麼做呢?”
兒子大聲道:“奶奶説的是錯的!媽媽最好了!”
看到兒子懂得維護我了,立刻感到很欣慰,可見大人否認是沒用的,畢竟我們不在孩子身邊,老人下次依舊會有類似的言論。真正聰明的做法是讓孩子否認老人的不對,並學會維護自己的爸爸媽媽,只有這樣,老人下次再碎碎唸的時候,孩子才能為我們維護聲譽。
當然,整件事的重點並非是婆婆在兒子面前説我壞話,畢竟這種事情在現實中太多了,我們身邊大多數人都經歷過,不是婆婆嘴碎,就是公公陰陽怪氣,老年人和小輩之間似乎成了競爭關係。所以,我們今天就來分析下,為何會形成如此局面?
▲大人們之間的“戰爭”①有關孩子的“爭奪戰”
從心理學角度來説,一個孩子的降臨不僅僅是家庭新成員的增加,更是家庭權利的爭奪。要知道,這個孩子與所有家庭都存在親密關係,或是祖孫或是父子母子,而孩子是家族未來的新生希望,也是下一屆的主人。於是,家庭權利不再是兩代人的事,戰場擴容,誰能爭得未來“家主”的信任和親密,誰就能分割到家庭權利中的最大部分。
簡單來説,那就是誰能得到孩子的依附,誰就能擁有更多的話語權。所以,在媽媽們看來只是老人幫忙帶孩子,但在老人看來,這卻是她獲得更多家庭權利的好機會,也能間接提高自己在子女小家中的家庭地位。
很多人已經發現了,在子女結婚生子後,父母於子女的小家如同外人。以我家為例,女主人是我,大小事務沒有婆婆置喙的餘地,因為,小家是屬於我和老公的。但隨着兒子的出生,婆婆在小家中的親密關係人就不再只有我老公,還有我兒子(她的親孫),於是,想要插手小家的慾望就演變成了對孩子的“爭奪戰”,而我則是她鞏固話語權的絆腳石。
②對孩子的“佔有慾”俗話説,生恩不如養恩大。雖然我國法律主張“分娩者為生母”,但在老年人的思想觀點中,誰養大的孩子就理所當然跟誰親。
從小被送到老人身邊照顧的孩子,產生佔有慾是自然而然的,而孩子的親生父母就會被視為“搶奪者”,兒子是親生的,被視為敵人的自然只有兒媳了。
以我家為例,婆婆之所以在兒子面前説我壞話,説難聽點就是為了離間我和兒子之間的關係。眾所周知,雖然孩子在老人身邊教養,但母子一體化是難以割裂的,哪怕媽媽不在,孩子的本能也是愛媽媽。老人此舉,就是為了消除母子一體化,提高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小輩該如何處理此類問題?①捍衞自己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就像我前面做的,第一時間就要徵詢孩子的意見,只有讓孩子發自內心的否定老人的判斷,我們才有機會把孩子拉到自己這邊。打輿論戰最重要的並非是雙方大人的意見,而是孩子的認知,只要孩子主動切割負面評價,那老人説再多都沒用,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②跟老人及時溝通
跟兒子溝通完以後,我深知問題的根源在老人身上,事後便跟婆婆進行了溝通。
先是表達了對公婆辛苦的讚美,隨後便開玩笑説自己工作太忙了,可能有些事情沒顧及到,希望婆婆多多體諒。最後開玩笑問了句:“媽,你覺得我懶嗎?”婆婆臉色有些尷尬,點到為止,我想她以後會有所收斂。
最後,大家遇上過類似的事情嗎?其實解決方法很簡單,你也可以試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