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C photo
今日小暑,是二十四節氣第11個節氣,夏季第五個節氣。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即為小熱。俗話説“小暑過,一日熱三分”。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李金輝提醒,小暑時節養生,首要避暑濕。
小暑後,也即將迎來三伏天,氣温高,氣壓低,濕度大,易出現中暑、皮膚病、胃腸病等。李金輝建議,做好防暑工作,遮陽防曬多喝水,避開午後太陽熱辣時外出,室內宜通風降温,避免環境過濕、温度過高,適度使用空調、風扇降低環境温度。小暑時節暑濕之氣較重,不宜在濕冷之處逗留過久,防止濕氣傷身。衣着寬鬆,勤換衣物,保持皮膚清潔乾燥。
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李金輝表示,小暑時節,情志調養以清心養心為主,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運動宜遵循“少動多靜”的原則,在傍晚或早上天氣涼爽時進行慢跑、快走、太極拳、游泳等運動。睡“子午覺”能夠幫助人們補充精力,減少身體上以及精神上的疲勞感。
小暑時節,多雨、高温,消化道疾病高發。李金輝指出,這一時節飲食,一定要注意衞生和節制,不可暴飲暴食;飲食應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注意選擇新鮮、衞生、易消化的食物,從冰箱裏拿出來的菜餚要充分加熱後食用,避免過多食用冷飲、冷食,以免損傷脾胃。脾胃虛寒者,可以晨起喝一些薑茶,有助消化、促食慾的作用。此時節暑氣夾濕,影響脾胃運化,可食用健脾化濕的蓮子、薏苡仁等;清暑化濕的食物,如蘿蔔、番茄、冬瓜等;多吃新鮮蔬菜、淡水魚等,少食辛辣、油膩的食物。
天熱胃口不佳,吃不下飯,李金輝建議,可以適當喝些荷葉、茯苓、扁豆、薏米等熬製的消暑湯或粥;多吃水果蔬菜如芒果、西瓜、蓮藕、黃瓜、萵筍、西紅柿、綠豆芽等,可幫助促進食慾、補充水分,防暑降温,但同時需注意不要過量,以免增加腸胃負擔。
天氣炎熱出汗多,人體水分大量流失,易耗氣傷陰,會感覺疲勞乏力、口乾口渴,易中暑。李金輝表示,應注意補水,淡鹽水能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喝茶也可以很好對抗炎熱。出門前後可飲用一些清涼飲料如綠豆湯、酸梅湯,忌飲冰水,冰水易導致脾胃損傷,血管收縮,引起胃痛或其他疾病,如心絞痛等。
最後,李金輝給大家推薦幾個小暑時節食療、藥膳、代茶飲方。
- 綠豆湯
綠豆湯具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綠豆的營養成分比較豐富,是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較高的一種豆類。體質虛寒者不宜過多飲用。應常温飲用,不宜冰鎮。
- 冬瓜湯
冬瓜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濕解暑的功效,是夏天消暑湯水之首。冬瓜燉排骨,營養美味,小暑時節,食慾不佳,可開胃促進食慾。
- 涼拌藕
我國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俗。中醫學認為,藕生食有清熱生津、潤肺、散瘀消腫、止血的功效,可主治熱病煩渴、吐血、淋病等症。熟食則有健脾益胃、消食、止瀉、固精的功效。小暑時節,新鮮蓮藕,開水焯後,加姜、醋涼拌,清熱解暑。
- 酸梅湯
烏梅、陳皮、玫瑰花、山楂,冰糖適量。鍋內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燒開轉小火煮30分鐘,調味即可。酸甜可口,清熱解暑,生津止渴,是傳統的消暑飲料,小暑時節,尤宜飲用。常温飲用,也可冰鎮,不宜過涼。尤其適合肝火旺,脾胃虛,陰虛內熱,多汗傷津的人羣飲用。
- 金銀花茶
金銀花、生甘草、綠茶適量,沸水沖泡即可,清熱解毒。尤其適合咽痛、牙齦腫痛、口瘡者飲用。
- 生脈飲
黨蔘、麥冬、五味子(生脈飲)代茶飲,功效益氣養陰,生津止渴。尤其適合夏季出汗多,疲勞乏力者。
新京報記者 劉旭
校對 王心